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文明书局的《科学全书》看晚清教科书的近代化

关键词:科学全书 教科书近代化 综合创造

  摘要


摘要:20世纪初,为了满足改书院,兴学堂,倡实学的需要,解决当时教科书急缺的矛盾,初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借用外国成书以资讲习。但是西方教科书毕竟与中国文化异源,要根本发展中国的现代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教科书。
文明书局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经世致用”为中西文化融通的结合点,创作了中国近代第一套系统的小学教材—《蒙学科学全书》。它的诞生见证了中国教科书独立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同时它本身又是近代中国国家塑形和国民性塑造的重要力量,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脚步。它诞生于壬寅癸卯学制推出之际,适应了私塾——学堂并行的二元制教育的要求。弥补了成人教育和初等小学教育中教材缺乏的遗憾,可谓一场及时雨。
本论文通过对《科学全书》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教科书的编写状况,从而反映教科书发展的近代化水平和发展道路。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介绍了选题依据,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科学全书》的诞生。从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文明书局的崛起,以及新式小学的发展和教科书内在变革的需要这几个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科学全书》的出版条件。
第三部分考证分析了《科学全书》的种类及代表作。《科学全书》共有28种,现将其分为五类,第一类体育卫生,包含卫生、体操、生理。第二类品德教育,包含经训修身、初级修身、蒙学修身三种。第三类科技博物,含笔算、心算、珠算、格致、矿物、天文、地质、地文、动物、植物、化学、中外地理、地图等。第四类文法历史,代表作有东西洋历史、中国历史、文法、毛笔和铅笔字帖等。在内容上,体育卫生类强调了新民强国的时代精神;品德教育类,坚持厚德载物的思想,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美德;科技博物类,坚持开放性的观点,引入自然科学的内容和先进的科学教法。文法历史类,坚持文以载道,宣传救国救民的新理念,新精神。
第四部分揭示了《科学全书》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性因素。首先从学科设置,体例编排等物化层面上分析了它与传统教科书的区别,明确了其科学化的特点。其次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了要坚持过渡性和开放性并重的原则,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最后点出其民族化发展道路上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即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物化层面、精神层面,最终走向制度的层面,将教科书的发展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结论部分依据《科学全书》的性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肯定了它对初等教育发展的阶梯作用,以及对中国教科书发展的塑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