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答案】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
和比尔森
等人首先提出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建立在三个假定基础上: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②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③购买力平价成立。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水平决定的影响。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为:
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利率的差额。
2. 综合账户
【答案】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如果考虑基本账户差额的话,综合账户差额可以理解为基本账户差额加上了短期资本流动)。由于综合账户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
3. 对外资产(External Assets)
【答案】对外资产是指存入国外的各种财产以及以外币表示的各种债权和其他权益等。主要包括:①外国货币; ②外币有价证券; ③外币支付凭证,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存单、支票、本票、邮政储蓄货币; ④银行存款; ⑤其他外汇资金,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分配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银行间借款、政府援助贷款以及各种无偿援助、战争赔款、国外捐赠、汇款; ⑥在外国购置的小动产等。
4. 预期自我实现
【答案】预期自我实现是一种资产的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改种资产价值的评价。外汇市场上,大多数的外汇交易都是资产性的。多数交易缘于外汇投机。基于对未来利率、汇率的预期。预期来源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从而作出判断,他们的买卖操作会使时常实际汇率朝其所希望的方向变化,直到达到他们的预期。例如,如果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某种资产的当前价格偏低,预期该资产的价格会上升,那么他们就会买进该资产,对改资产的超额需求将导致当前价格的上升,知道该资产的当前价格在剔除时间价值后,等于市场预期的未来价值。在超短期内,这是外汇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除非出现突发性、意料之外的信息。在国内外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当前汇率将完全等同与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
第一项表示本国和外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差额,第二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第三
5.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答案】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说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帀,也是因为 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平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有两个:第一,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第二,在两国物价指数 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这样,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 其中,项表示权数。如果将这一物价指数用表示,则有:
该式的含义是:不同国家的可贸易商品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上式变形后得
:
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 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则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 的变化。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将上式写成对数形式,再取变动率,即得:该式即为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与绝对购买 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假定,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易于得到。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从物价水平的角度分析汇率的决定,比较符合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价格的性质,因此运用得更加广泛。
6. 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答案】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进口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
在本国产出水平一定,即资源消耗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增加,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便相应减少;反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减少,势必要求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増加,两者成反比关系。具体而言,汇率变动具有支出转换效应,本币贬值引起国内资源相对便宜,则国内资源的消耗相对增加;本帀升值引起国外资源相对便宜,则本国生产所使用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或者,从内涵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本国所能交换和利用到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因此,资源消耗型经济増长,其实就是更多依赖本国资源的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其实不仅仅是国内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同时还是更多利用外国资源的经济增长。
用图来表示汇率水平的决定。图中的纵轴表示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向上表示本币贬
值,向下表示本币升值。本币贬值使进口资源相对昂贵,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増加,故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正。本币升值使进口资源相对便宜,国外资源消耗增加,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负。假定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外资源消耗的合意比例,也表示本国自然资源使用和劳动力就业的合意比例,那么,交点同时也代表着应有的均衡汇率水平。
图 国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7. 国际游资
【答案】国际游资是国际短期资本市场中那些高度流通、期限较短、追逐高利的投资资金。其中,流通性强是“游资”最显著的特征,因为高周转才可能获得高利润,所以这类资金经常从世界某一金融中心,迅速地流向另一个金融中心,对当地金融秩序造成意想不到的冲击。
有时“游资”的跨国转移并不是要直接获取高利润,而是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为了逃避税赋、清査等等。在1929〜1933年的西方经济危机期间,为了逃避本国货币的贬值,防范金本位的垮台或外汇管制带来的损失,美国有大量短期资本逃亡国外,对有关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正是由于这类资金经常转移,好似烧红的金币那样炽热烫手、不堪久握,故又称为“热钱”。中国金融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国内也出现了这种性质的资金。
8. 合理搭配原则
【答案】各种国际收支政策,虽然手段有所不同,但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不平衡现象出现时,可能会有多种政策能解决该问题。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以下几对互为替代的搭配:①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②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③支出增减型政策与供给型政策。
9.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