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5年过敏性鼻炎史,近1年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伴周身皮肤紫癜,近半年自觉双足疼痛,麻木。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无贫血,血小板正常。尿常规示蛋白++。此病可能的诊断为(). A.超敏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Churg-Strass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变在一侧,需要集中治疗,可在病变侧用小电极时() 一般不提倡采用单极法。 两个电极间距离亦不应小于3cm。 两个电极应等大,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小电极下。 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治疗时应加大电极与皮肤的间隙。 并置的两个电极间距离应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间隙之和,但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
男性,高中生。3天前因咽痛、流涕、干咳、发热而就诊,体温多在38℃左右,自服感冒药无效。同寝室有类似患者。体检右下肺有少量干啰音。X线片显示右下肺淡薄阴影。WBC7.6×109/L,粒细胞82%。针对该病原体,选下列抗生素效果较好的是() A.青霉素。 林可霉素。 氯霉素。 红霉素。 万古霉素。
男性,45岁。5年过敏性鼻炎史,近1年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伴周身皮肤紫癜,近半年自觉双足疼痛,麻木。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无贫血,血小板正常。尿常规示蛋白++。最合理的治疗为(). A.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常规量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解痉剂。 营养神经的药物。
因使用一个电极治疗时作用范围小而表浅,而且电力线将大量散向四周空间而造成环境的电磁波污染,因此() 一般不提倡采用单极法。 两个电极间距离亦不应小于3cm。 两个电极应等大,否则电力线将集中于小电极下。 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治疗时应加大电极与皮肤的间隙。 并置的两个电极间距离应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间隙之和,但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
电疗法基础知识中,“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现象”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