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的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所示,直接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是( )。
A. 家庭与父母
B. 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
C. 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
D. 历史文化
【答案】B
2. 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 )的观念。
A. 某种事物或其特性
B. 肯定实例
C. 一类事物或其特性
D. 否定实例
【答案】C
3. 技能是( )。
A. 对经验的概括
B. 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 思维活动的概括
D. 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答案】B
4.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
A. 非特殊成分迁移
B. 特殊成分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答案】A
5. 不属于自由应答型试题的是( )。
A. 填充题
B. 简答题
C. 论述题
D. 多选题
【答案】D
【解析】自由应答型试题是让被测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对某一问题做出回答的试题,有填充题、简答题、论述题、联想题、操作题等。多选题属于固定应答型试题。因此,答案为D 。
6. 经常让学生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我理解了吗? 我记住了吗? ”等等这一类的话,是属于训练学生( )。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认知技能
D. 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技能
【答案】B
7.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 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 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 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答案】C
8. 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谈话法
【答案】B
9.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答案】C
10.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 )。
A. 爱
B. 悲
C. 喜
D. 恶
【答案】A
1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 问题情境
D. 问题对象
【答案】A
12.学生学习了圆周年的计算公式后,要求他们在保护古树的前提下求得一棵古树横截面直径的长度,这是( )。
A. 知识的感知B. 知识的理解C. 知识的巩固D. 知识的应用
【答案】D
13.“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