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英语写作中的谋篇能力:大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其英语作文中的语篇特征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认知风格; 场独立/场依存; 语篇能力; 语篇特征; 衔接; 连贯; 总体结构

  摘要

谋篇能力,尤其是书面语篇谋篇能力,是指写作者组织结构合理、连贯、突出要点的篇章的能力,Bachman (1990) 提出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Bachman看来,语言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而组织能力又包含了语法能力和谋篇能力。谋篇能力往往表现为篇章中的一些语篇特征。
根据对比修辞和语篇分析的理论和观点,国内相当多针对语篇特征的研究都把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语篇层次的不足归结为汉语对英语负迁移的结果。这些研究一方面推动了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学生个人因素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了认知风格和语篇分析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试图证实学生的认知风格如学生的场独立和场依存倾向对于他们的谋篇能力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为了测定学生的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本文作者采用了Witkin (1971)设计并广为接受的镶嵌图测验(GEFT),并用它测定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等四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四个班共156名学生的认知风格倾向。每名学生在测验中获得一个分数,该分数反映了该生的场独立/场依存倾向。
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不少于150个单词的英语命题议论文,作文收上来以后由两名教师根据语篇结构、段落发展、衔接和连贯等标准分别给出每篇作文的结构分。在评分的时候,语言水平和写作内容被排除在评分标准之外。取两名教师对同一篇作文所给分数之平均分作为该作文所得分数,该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生的谋篇能力。
最后,将每名受试学生的认知分和作文结构分输入SPSS进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数据分析步骤如下:
1. 比较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认知分,看是否有显著差别。
2. 比较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作文结构分,看是否有显著差别。
3. 对所有学生的认知分和作文结构分进行皮尔逊系数相关分析,看学生的认知分和作文结构分是否有显著的正相关。
数据分析的主要发现如下:
1. 理科学生在图形镶嵌测验中得分普遍比文科生高,说明理科学生大体上比文科学生更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2. 理科学生的英语作文结构分普遍高于文科学生,说明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大体上谋篇能力更强。
3. 学生的认知风格测验得分和作文结构分呈正相关,并在0.01的程度上具有显著性,证明场独立倾向的学生大体上具有更强的谋篇能力。
在本文的最后,根据本研究的发现,本文作者对于英语写作教师和广大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认知风格在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写作教学和训练中,采取相应的适配策略或失配策略,以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风格,并且扩展学生的认知风格范围和能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