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新闻评论(跨学科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传媒核心竞争力
【答案】传媒核心竞争力是传媒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内化于组织中的独特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它能动态、有效地调动传媒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使其协调运行,从而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提升受众认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传媒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处理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指向,是提升受众的认知价值,通过更好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产品来获得受众认可,通过受众的认可达到最大传媒效能,通过传媒效能的发挥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
2.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
【答案】《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是指马克思于1842年写下的一篇评论文章,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马克思在文中痛斥普鲁士政府推行的书报检查制度,他评论道:“这样一来,作家就成了最可怕的恐怖主义的牺牲品,遭到了怀疑的制裁。”他还提出“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一一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这篇评论在捍卫无产阶级言论自由方面有重要意义。
4. 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都可以议论。而且选题角度小,篇幅短小精悍,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5.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
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6.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一篇评论给人们的信息量大,它的价值就大; 反之就小。信息量大的选题我们应该重视它,花大气力去做,把它做好; 信息量小的选题,应考虑是否去做,花多大的气力去做。
7. 文前按语
【答案】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是最常用的按语形式。它居于文章或报道之前,常以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版。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地位最为重要,编排位置最突出、显著。写作要求言简意赅,常使用论断性语言,不必重复叙述新闻中的事实,也无需组织论证,只要直接、鲜明地提出论断即可。文前按语不要拟标题,也不宜署名。
二、简答题
8. 新闻评论如何解决冗长的问题?
【答案】(1)更新认识,清除思想障碍
相当一部分从事评论写作和编辑的同志认为搞评论必须“上下左右、四面出击”,主流、支流、正面、反面不可遗漏,以防片面性带来的风险,这样的文章短不了。另外,一些人认为“小评论”登不了大雅之堂,长文章才有分量。只有改变这类观点看法,才能从思想上为解决新闻评论冗长的问题扫清障碍。
(2)提高评论写作的能力和水平,选题取材都要适当
新闻评论冗长还有写作业务方面的原因,即能力、水平方面的问题,它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直接制约着评论的长短。例如,题目太泛太大,就常常导致文章的泛泛而论。像《论教育》、《群众路线万岁》、《社会主义就是好》等容量太大,捉摸不定,文章易于冗长。又如,取材“口子”过大,企求在一篇评论里解决好多问题,不善于奇峰突起,集中谈清楚某一个问题,这同样是某些评论篇幅拉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编辑应加强把关和修改环节
粗制滥造、缺乏锤炼等都是造成文章冗长的重要方面。有时需要评述重大题材或重大问题,篇幅长点也必要。但即使必须写长文章,也要遵守经济的原则,“有话即长,无话则短”。
9. 新闻评论如何解决空泛的问题?
【答案】空泛是议论的空洞浮泛,表现为评“老话题”,论“空道理”的大评论。新闻评论
本是一种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其特色的文体,应该言之有物、思想深邃、针贬现实、议论风生。解决新闻评论的空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新闻评论应依托新闻,重视时效性和新闻性,使老话题说出新道理
如果评论不从实际生活感受出发,不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不以新闻事实和当前有新闻价值的重大事实为论据,违背新闻评论必须有新闻性、有新闻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新闻评论便沦落为一般的评论。
譬如,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老话题,但《北京日报》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根本利益相同、理想信念相同、道德标准相同、法纪相同这四个“相同”,从本质上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老话题说出了新道理,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
(2)理论联系实际,从新鲜、典型事实出发,就实论虚
造成新闻评论空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论的是“空道理”。“空道理”,是指泛泛而论,无关痛痒,尽重复那些众人皆知的老话、现话、大话,不善于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新闻评论应从新鲜事实出发,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用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进行论证,理论联系实际,彰显评论的现实针对性,就实论虚,因事抒感,由小见大。
10.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撰写短评应注意如下问题:
(1)立论要具体,选题要集中
短评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一事一议,开门见山,有的放矢。
(2)问题要抓紧,角度要新颖
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贵在抓准关键问题与问题的症结,强调角度要巧,立论要新,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要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就实论虚、叙事出理是短评的长处。短评是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件事、某个问题的某个侧面发议论的,易于具体、深入、亲切。短评写作应注意借助典型事例,边叙边议说清道理; 同时要善于借题发挥,宣传新思想、新见解,尽可能有点理论色彩。
11.简述“社论时评化”的意义。
【答案】“社论时评化”的意义包括:
(1)它使社论的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 使社沦这样一种多年来己经濒临僵化的报纸文体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2)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符合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全世界报纸遵循的普遍规范。
(3)它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
因为社论每天都对具体的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社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