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38政治学基础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党制度
【答案】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
②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
③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2. 国家的社会职能
【答案】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3. 绝对君主制
【答案】绝对君主制又称专制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古代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典型。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政体成为典型的、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与中央集权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东方国家,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王权得到加强,随着民族统一的任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也就严重削弱,甚至完全被国王撇在一边而停止召开,贵族君主制也就经过等级君主制而发展成为专制君主制。
4.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5. 国体和政体
【答案】(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2)政体,也被称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
二、简答题
6. 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中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最主要的有:
①生产资料。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而生产资料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②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凝结,因此,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物质财富的累积就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物质财富的占有就意味着力量的拥有。同时,物质财富又具有使用价值,从物的力一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从人的力-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就可以使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利益与自己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扩展。
③暴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是,暴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暴力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其次,暴力具有机动性; 再次,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此外,暴力还有明显的效果性。所有这些特性,使得暴力成为政治权力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2)主观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①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就个人来说,其能力素质主要有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经验阅历、性格意志、分析判断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等。而对于群体来说,群体的能力素质是构成群体的成员智力和体力的总合,其主
要包括群体的教育水平、心理素养、体能素质、文化传统、成就状况等等。
②身份资格。政治权力主体的身份资格是其社会规定性和外部特征,个人的身份资格主要指个人的资历、所担任的职位、所具有的威望以乏某种血缘关系或法定关系的继承资格等等,个人身份资格就是人的社会政治角色。群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其主要有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等。
③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于自己的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构思。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比对方力量的方式。
④组织。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但是,组织的力量不是该组织中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力面因素。
7. 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答案】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是:
第一,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第二,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只能由代表国家整体的法定机关充任国际法主体,对外行使国家主权的只能是中央权力机关。
第三,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国家内部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权力机关接受中央权力机关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内。
8. 政治改革的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政治改革是一种自觉的政治变革活动。为了明确前进方向,稳步而有序地推动改革进程,政治改革的领导者通常会确定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政治改革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各小相同的。如果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改革加以概括,其目标设计总的说来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政治结构。政治改革之所以要进行,根本上是为了变革政治上层建筑中那些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力一面与环节。从历史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要适应这一趋势,政治体系就必须实行规范化分工,形成层次清晰、职责分明、彼此协调、自如运转的合理结构。否则,政治体系便会因为体制的刻板僵化而在复杂多样的要求面前束手无策,调度失灵,乃至产生紊乱和衰败。
(2)提高管理效能。政治改革必须落脚于政治体系功能的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相适应,政治功能的完善体现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政治体系形成一套程序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否则,便只能是行政的低效率,甚至产生运行中的脱节、断裂和摩擦。
(3)协调利益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是驱动政治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为了平衡和解决各个力一面的利益矛盾,政治改革必须对现有的权力结构进行适度调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