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太原科技大学891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设a 、b 两个消费者消费x 、y 两种产品。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均为u=xy。消费者a 消费的x 和Y 的数量分别用x a 和Y b 表示,e 消费者b 消费的x 和y 的数量分别用x b 和Y b 表示。(x a =10,y a =50,x b =90,y b =270)是相应的埃奇握斯盒状图中的一点。试确定:

(1)在点e 处,消费者a 的边际替代率;

(2)在点e 处,消费者b 的边际替代率;

(3)点e 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吗?

(4)如果小满足,应如何调整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答案】(1)在点e 处,消费者a 的边际替代率:

(2)在点e 处,消费者b 的边际替代率

(3)点e 如果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需满足条件

,所以点e 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a , b 两个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换x 、y 两种产品来实现帕累托改进。比如说,消费者a 可以用4个单位的y 产品与消费者b 交换一个单位的、x 产品,这种交换或者说调整显然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a 、b 两个消费者可以不断调整x ,y 两种产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此时,此时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解得:T=87.5(小时)

第 2 页,共 38 页 。 。 ,但是由(1), (2

)可知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 总量

3. 某人有收入R 元,欲购买商品X ,请分析他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推导出X 的需求曲线。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则他的效用函数具有什么形式?

【答案】(1)可以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商品X 的需求曲线。价格一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a )所示。

价格一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在图(a )中,在均衡点E 1,商品1的价格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为X 1。在均衡点E 2,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到X 1。在均衡点E 3, 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为X 1。

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 1数值和相应均衡点上的X 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图(b )中商品1的需求曲线X 1=f(P 1)。在图(b )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 1在图(b )中,需求曲线X 1=f(P 1)的a 点、b 点、c 点分别和图(a )中的E 1点、E 2点、E 3点相对应。

则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λ不变)

, 此效用函数是拟线性的。

第 3 页,共 38 页 3231212211

4.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1)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2)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3)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说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二、论述题

5. 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案】(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价格,是供求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也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一致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人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会自动降低价格; 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一,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力一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力一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于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会发生位移,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这种形成过程以及由旧均衡向新均衡的变动过程,实际就是市场机制自行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价格波动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

使之趋向均衡; 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自动引起价格的变化,使之趋于稳定的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提出的庸俗价值理论的大融合。它的根本错误在于以价格代替价值,以价格形成代替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进而为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就它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即对市场机制作用形式的分析,基本上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6. 联系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说明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并分析教育信号在克服这种逆向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劳动力市场交易的对象是劳动这种特殊商品,劳动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在劳动的需求方(雇主)和供给方(劳动者)交易之前,双方要根据各自掌握的一系列信息来商定劳动合约。一般情况下,雇主对某一岗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与工作条件可能给劳动者造成的负效用以及自身遵守合约的概率等信息的掌握是确定和充分的,但对劳动者的

第 4 页,共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