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策问题论证

【答案】政策问题论证是指在构建政策问题过程中,围绕政策问题,通过科学于段、有针对性地证明该问题的性质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论证可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功能论证和小论证。

2.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3. 结构不良问题

【答案】结构不良问题是指包括具有无法确定、难以进行连续排列的价值观的不同决策者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目标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对政策选择及其后果也难以确定,无法估计风险程度。结构不良政策问题的原型是完全不具有传递性的决策问题,即没有哪一个较其他的政策问题更可取,人们很难提出满意的政策问题。

4. 孔多塞悖论

【答案】投票循环或投票悖论是指在采用过半数规则时,投票过程的次序至关重要,不同的次序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通过的现象。包括:①孔多塞悖论,是指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 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②阿罗悖论,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5. 非正式评价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

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二、简答题

6. 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答案】(1)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定义

①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②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2)公共政策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和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调整、控制和规范社会关系,它们的作用都是服务于国家管理和政治统治。

①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和具体化。有些重大的政策在条件成熟后,可以上升、转化为法律。法律是一种更为稳定的政策形式。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非常成熟、稳定的政策才会经一定的程序上升成法律。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即政策法律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的、稳定而又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

②国家重大、基本政策常常用以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法律又是保障公共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工具。几乎所有的公共政策问题都要通过立法机关、法庭或制定法律的行政部门来解决。法律对公共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有:

a. 建立公共政策假设;

b. 提供大量数据,尤其是与决策有关的数据;

c.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家庭、经济、犯罪和司法系统有关的社会规则。法律研究主要是文档分析,目的是为了澄清特定公共政策的历史形成、意图和执行之中的法律说明。

③法律本身构成一类非常重要的公共政策文件,而法律辩护所提供的标准的实用辩护模型,对公共政策制定有很大贡献,特别是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实践领域。但由于运用法律影响社会变革要克服许多阻力,因而法律制定的效果是有限的,其实现公共目标的程度是受到制约的。

7. 根据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观点,简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政策、法规及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纠正市场的失灵。与市场决策相比,公共决策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存在着种种困难、障碍和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政策失效。

按照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看法,公共决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包括:

(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布坎南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

(2)即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也因其各自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投票制度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沟通个人与集体,因而十全十美的民主政治是不存在的。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间接(代议)民主制都有其内在缺陷:前者中固有的问题有周期循环或投票悖论和偏好显示是否真实; 后者中固有的问题主要是被选出的代表由于其“经济人”特性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而选民却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现有的投票规则或表决方式(如一致通过、过半数、相对多数、绝对多数、一分之二多数等)也远非是完美的。

(3)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各种因素或条件。政策的形成、类型、渊源、范围及受支持的程度; 社会对政策的印象; 执行机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 目标团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h}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不同; 凡此等都是影响政策执行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的任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问题,都可能招致政策的失效。

8. 假设检验有哪几个步骤?

【答案】①根据要求确定原假设H 0和备择假设H 1,并确定显著水平α;

②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构建一个检验统计量T ;

③根据是双侧检验还是单侧检验,决定取α还是;

④计算接受域和拒绝域;

⑤根据显著性水平,将统计量T 与相应的分位数比较,判断是接受还是拒绝原假设H 0。

9. 简述间断性均衡框架的主要内容。

【答案】弗兰克·R ·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D ·琼斯在《美国政治议程和不稳定性》一书中,提出了间断性均衡框架。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利益集团政治权力的平衡相对稳定。而一旦公众对公共性的理解突然有了变化,或者集团寻求打破己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大多数情形下,美国的政策过程呈现的是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的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偶尔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