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869材料科学基础二(金属方向)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垂尔气团(CottrellAtmosphere )
【答案】科垂尔气团是溶质原子在刃型位错周围的聚集的现象,这种气团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固溶强化效应等结果。
2.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3. 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答案】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按其性能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其中,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可溶、可熔;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不溶、不熔。利用加热和溶解的方法可将热固性和热塑性材料分辨出来,常用的识别高分子材料的简便方法有经验法、燃烧法、溶解法、仪器分析法等。
4. 成分过冷
【答案】成分过冷是指合金溶液在凝固时,理论凝固温度不变,过冷度完全取决于溶质成分的分布的现象。
5. 晶面族
【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二、简答题
6. 试述针对工业纯铝、Al-5%Cu合金、
来进行强化。
【答案】(1)对工业纯铝主要的强化机制为加工硬化、细晶强化;
(2)Al-5%Cu合金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
(3)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
7. 画出Fe-C 相图,标明Fe-C 相图中各点的温度和含碳量。
【答案】Fe-C 相图如图1。 复合材料分别可能采用哪些主要的强化机制
图1
8. 分析回复与再结晶阶段空位与位错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答案】(1)在低温回复阶段,主要表现为空位的消失。冷变形后所产生的大量空位,通过空位迁移至表面或晶界,空位与间隙原子重新重合,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等方式,使得空位数量急剧减少。
(2)在中温回复阶段,温度升高,使位错容易滑移,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相遇会相互吸引而抵消,不但使亚晶内部的位错数目减少,而且胞壁缠结位错的减少更为显著,重新调整排列规则,胞壁变得明晰,形成回复亚晶。即该阶段主要表现为位错的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结合,异号位错的汇聚而抵消以及亚晶的长大。
(3)在高温回复阶段,位错运动的动力学条件更为充分,滑移同时也发生攀移,使得多层滑移面上的位错密度趋于相同,各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同一滑移面上的位错分布均匀,间距大体相等,形成规则排列的垂直于滑移面的位错墙,即多边形化的过程。多边形化构成的位错墙即是小角度晶界,它将原晶粒分隔成若干个亚晶粒。
9. 根据相图,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相可能存在有五种不同的形态,按照形成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一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请画出含有上述五种渗碳体的铁碳合金的组织示意图(一种合金中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形态的渗碳体),并标明渗碳体组织的名称。
【答案】如图所示。
一次渗碳体是从液相中直接析出的,
只有在含碳量的铁碳合金(白口铸铁)中才能见
,如图(a )中白色条状组织所示。 到。其形貌是大块的板条(过共晶白口铸铁中)
二次渗碳体是过共析钢退火平衡组织,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一般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又称网状渗碳体,如图(b )所示。
(a )条状(b )网状
图 和P 中的层状渗碳体; (c )铁素体晶界上的(d )共晶渗碳体(白色区域)
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分布在铁素体晶界上,由于量较少,呈现断续蛇状分布。一般只在工业纯铁中可以看到,如图(c )所示。
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叫做共析渗碳体,呈现为层片状形态,如图(b )所示。
共晶莱氏体组织中的渗碳体叫做共晶渗碳体,是共晶组织的基体,呈现连续分布,如图(d )所示。
10.简述原子间四种结合键各自的特点,并从结合键的角度讨论金属的力学特性。
【答案】各种键的特点如表所示。
表
金属键由于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对原子也没有选择性,在受外力作用下原子发生相对移动时,金属正离子仍处于电子气的包围中,金属键不会受到破坏,因此金属能够经受变形而不断裂,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