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

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突破口。本文的论题是以"创新教育"为大背景,跳动教育硕士学习期间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的实际,探索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我认为这个选题涉及当今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首先面临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没有这一坚实的思想基础,创新教育会变形为纯教学技巧的表演。所以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上谈素质教育的认识,谈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谈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谈到了素质教育的五个基本特征,即 ·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同时,结合数学的学科实际,接着谈数学教学观的转变。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数学的蓬勃发展,我们需要对数学的内容、价值和教育功能进行自觉地反思。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 ·一种艺术--高科技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技术; ·一种艺术--具有美与创新的特征; ·一种艺术--精约通用的科学语言; ·一种文化--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理性思维的方式。 在这种数学观之下,数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所理解的数学素质教育,是在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整体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时,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本文所理解的数学素质,只要指: ·数学的科学素质; ·数学的应用素质; ·数学的文化素质; 这些素质已涉及到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等方面。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谈创新教育及其特征,为实施教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所理解的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有:特异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论述中已结合了数学教学的具体例子。 论文的第三部分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努力进行教育创新。这是实施层面上的问题,本文认为要从两个领域同时展开。第一个是知识领域,,主要谈数学教学实际中体会较深的三点意见: ·作为促成创新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还介绍了如何提出问题的方法,强调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作为促成创新的条件,是开放性、发散性的探索;既要有独立的思考,又要有广泛的交流。 ·作为促进创新的一个动力,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活动。 作为数学创新教学的实力,还给出了一个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本身是教师的示范,设计中体现了提出问题,并进行了开放性、发散性的探索。同时该设计还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再发现原则和数学学习的建构性。 第二个是情感领域。本文也不是全面论述情感领域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而只是谈数学教学实际中体会较深的四点意见: ·要重视德育教育; ·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注重激发动机,调动内需力; ·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这当中列举了一些教学实例,也运用了一些心理学知识。 最后提供了一个初二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中可以反映初中二年级数学课堂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情感,以及对创新数学教育的渴望。限于本文的主题,深入地分析尚未展开。 总之,本文是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从三个维度上探讨了创新教育。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要转变教育观、转变数学教学观;其次是在理论知识上,要对创新教育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最后是在实践层面上,要从知识与情感两个领域同时进行教育创新。 由于理论修养和实践积累的原因,本文的认识是初步的,所提的建议是局部的,教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实事模式、教学原则等都有待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