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 摘要
一、简述题
1. 杂文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杂文的主要特点包括:
(1)感应神经”
战斗性是杂文的灵魂。杂文“有着时代的眉目”,是时代的“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作者的仟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即给以反响或抗争”,杂文应该“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杂文的这种战斗功能可以使作者和社会现实脉搏息息相通、一起跳动。每当社会生活中出现新的变化,杂文总是率先出现,以快捷的速度、鲜明的风格,言简意赅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意见,加快事物发展的进程。
(2)杂而有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作品、有“文”的含义之一,即要有形象思维。入题和收煞要有艺术的构思,证明和反驳要机智而富有想象力,过渡和照应要有波有澜,语言要有庄有谐、有声有光。写好一篇杂文,必须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3)旁征博引
一篇出色的杂文,除要有深刻的思想、鲜明的观点、形象化的语言外,还应有丰富的知识。通过有趣的典故、巧妙的比喻、耐人寻味的幽默、辛辣的讽刺,“给人愉快和休息”。为达到这个目的,古往今来、天上人间、地力一风习、街头即景、微观世界、历史典故……均可旁征博引,只要运用得当,把各种知识贯通起来,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用以阐明观点,会使杂文增加色彩,增加说服力。
(4)短小精悍
杂文的短由其性能所决定。杂文的短和快,既是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向它提出的战斗化要求,也是杂文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所固有的规律。为将宏大的题旨、丰富的思想熔铸其中,须在“精”字上下功夫。
2. “三贴近”原则与评论选题的关系如何?
【答案】(1)“二贴近”的内涵
“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①贴近实际,是指要立足于社会主义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部署新闻工作,按实际需要推进新闻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新闻工作,使新闻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第 1 页,共 10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