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服务质量选择的垂直切换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移动IPv6;异构网络;垂直切换;TOPSIS;本地管理单元

  摘要

伴随着无线接入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无线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同IP网络开始融合,特别是人们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接入到Internet中,从而产生了对移动IP技术的需求。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在地址空间、安全性和对移动性的支持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移动IPv6将成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如今,移动节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连接到因特网上。现在的移动设备经常具有多种使用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接口。不同应用程序的不同要求有着对使用的接口的不同偏好,网络连接应该建立在尽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的接口之上。在通信过程中,移动设备从一种已经建立连接的网络接口移动切换到另一种不同制式的网络接口,这就是垂直切换。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支持不同接口之间切换的移动管理协议被提出。然而,目前的解决方案并不支持使用者和应用程序以任何方式在切换过程中来动态的影响接口的选择。 本文深入分析了移动IPv6在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服务质量选择的垂直切换框架,其中包括包括基于TOPSIS算法的切换决策、垂直切换管理、本地管理单元LMU的设计与实现三部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 1、分析移动IPv6切换中的移动检测过程,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垂直切换的触发机制,通过编写修改相关代码,实现了MIPL中的移动检测过程改进,避免了垂直切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乒乓效应。 2、引入多属性决策算法TOPSIS来比较不同制式网络的性能,进行切换决策,选择能够针对应用程序和用户偏好提供最优服务质量的网络接口。 3、修改移动IPv6协议,进行切换管理,实现了异构网络间垂直切换,融合多种不同制式网络。 4、分析移动IPv6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新的功能实体LMU,定义新的消息,增加缓存转发功能,保证了切换过程中的平滑,降低了丢包率。 5、综合以上方法与技术,设计一个基于服务质量选择的垂直切换框架系统,并在Linux平台上对系统进行编码实现。通过设计测试用例,验证本文垂直切换框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本框架能够进行准确的切换决策,在垂直切换过程中避免了乒乓效应,并在切换时延、丢包率、系统的可扩展性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也能够适用于下一代移动网络环境下实时应用程序的要求。关键字:移动IPv6,异构网络,垂直切换,TOPSIS,本地管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