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口结构

【答案】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又称人口构成。它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感知

【答案】城市感知是指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不同印象。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在城市里居住时间长的人与从农村或较小市、镇来大城市的人则会感到城市烦躁、忙碌,过于紧张; 也有人虽然感到不习惯,但又感到好奇,能够逐渐适应。

3. 绿色GDP

【答案】绿色GDP 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 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4. 结构主义地理学

【答案】结构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地理研究过程中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 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在区位决策研究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资本、生产方式、劳动力等理论,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5. 等级规模法则

【答案】等级规模法则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商(K 值)来表

示,形成城市规模等级法则。

6. 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7. 边缘城市

【答案】边缘城市是指受本省中心或省会城市辐射较小的城市。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城市形态从单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及城市核心区在扩散中出现新集聚的过程中,在郊区发展起来的兼具商业、就业与居住等职能的综合功能中心,这成为了”边缘城市”理论的原型。

8. 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9. 人文地理学

【答案】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 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10.功能文化区

【答案】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建立起来的,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功能文化区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化的等级扩散。

【答案】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例如,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中,汉语普及程度高,在中小城镇上交往的场

合也多用汉语,而在当地土著居民家庭,特别是妇女之间,汉语的使用就大为减少; 在乡村中,政府部门的干部及服务部门人员使用汉语,农民中则很少使用。即该地汉语的普及程度在聚落等级及人员对外交往程度上存在一种等级现象。

在美国,购物中心这种商业形式在传播上也呈等级现象。它首先于1949年出现在西部的西雅图。由于其设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加上停车免费,货物齐全,自由选择,价格便宜,购物方便,一出现就很有吸引力,为广大顾客所接受,发展十分迅速。在西雅图出现的前五年,除西部外,购物中心还出现在中西部、东北部,大多是出现在特大城市。到第二个五年结束时,几乎每个百万人口城市都出现了这种购物中心。到1970年,美国大多数城市都有购物中心。由此可见,购物

中心的传播主要受城市大小影响,与地理距离无关,按城市规模大小和人口数量的等级往下传播。

12.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

【答案】(1)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过程,包括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等过程。通常表现为:

a.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

b 城市范围的扩大;

c. 城市数量的增多。

(2)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a. 向心型城市化

又称集中型城市化,即表现为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及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b. 离心型城市化

又称扩散型城市化,是指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

②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a. 外延型城市化

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

b. 飞地型城市化

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力一式。

③景观型城市化和职能型城市化

a. 景观型城市化

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b. 职能型城市化

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④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