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2岁,男性,广州市人。半月前去海南省探亲,2周后突然发冷、高热、剧烈头痛,伴有呕吐,随后出现谵妄、昏迷。体格检查:颈硬,克氏征(+),巴氏征(+);脑脊液:压力稍高,白细胞0.5×109/L,生化检查正常,初步诊断为()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型疟疾。 脑囊虫病。
8月份,有一病人发烧.头痛二天,没采取特殊治疗自愈,自认患"感冒",但血中乙脑特异抗体1gM阳性,最可能为()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潜伏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在伤寒病程第2周中,下列哪一种培养阳性率最高() 血培养。 骨髓液培养。 尿培养。 粪培养。 引流胆汁培养。
男性,29岁。高处坠落2小时后送至医院。主诉胸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首先考虑下列哪种情况可能性大() A.单纯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双下肢骨折。 骨盆骨折。 胸部损伤。
确定一个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该病传染性的大小。 病情严重的程度。 按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排出方式与时间而定。 潜伏期长短。 病程的长短。
寒战、高热、退热时大汗间歇反复发作,血涂片发现疟原虫,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控制,但离开疟疾流行区8个月后又出现症状.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