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611哲学综合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
A. 唯一规律
B. 根本规律
C. 特殊规律
D. 暂时的规律
【答案】B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2.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指( )。
A. 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按照人的意志行事
C.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
D. 我行我素独往独来
【答案】A
【解析】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相互对应的历史观范畴,必然王国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尚未认识和掌握,人的活动不得不受盲目力量支配和奴役。自由王国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规律成了历史的主人,从而能自觉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形态。
3.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二元论
D. 不可知论
【答案】A
【解析】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 同时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如果割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即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观点,相反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改变,这是因为(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前进的新生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发展的顶峰
【答案】C
【解析】A 项,哲学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BD 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并不能穷尽了一切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改变是因为其是哲学
5. 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 )。
A. 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 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 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
D. 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
【答案】C
【解析】“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6.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 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
C. 逻辑推理的方法
D.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答案】D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 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 )。
A. 自然界的产物
B. 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 自在之物
D. 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答案】D
【解析】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8.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 唯心主义
B. 经验主义
C. 不可知论
D. 二元论
【答案】C
【解析】不可知论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作出否定回答的哲学理论。它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9.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答案】A
【解析】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法,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 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②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 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人是群居物种,相互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