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发生了转变,蒙学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同时,西学的传播催生了近代小学教育。自清末到民初,中国的蒙学教育逐渐向近代小学教育嬗变。这一时期,蒙学教育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改良、禁止、兼并、废除等阶段的反反复复中谋求生存之路,但最终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而被民初的小学教育所取代。
本文通过清末民初的文献资料,分析了当时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对蒙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蒙学教育一步一步走出中国的教育领域,小学教育又一点一滴地成长来适应社会的变革,呈现当时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并为当今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章 绪论。通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的阐述,介绍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介绍了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最后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 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蒙学教育进行梳理,了解清末之前蒙学教育的发展变化历史。
第三章 根据清末民初的相关教育政策和文献资料,分析由蒙学教育向小学教育嬗变过程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和教师的变化情况。
第四章 在对清末民初蒙学教育嬗变过程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蒙学教育向小学教育嬗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通过对清末民初蒙学教育嬗变过程中的合理内容进行总结,由历史启示概括出对当今小学教育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清末民初,蒙学教育,小学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