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614政治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2.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3. 利益关系

【答案】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两个方面的利益联系:

①个人与个人之问、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问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问的利益联系,即同一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问的利益联系。

②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小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即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4. 政治现代化

【答案】现代化被认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系统性变迁。德国学者汉斯一于尔根·普尔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规范含义:

①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②政治参与潜在能力的扩大;

③团体与个人自由和自主活动范围的增大;

④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自主性提高,对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减少。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共同利益? 其基本特征如何? 试评述“共同利益的非市场实现性”特征。

【答案】(1)共同利益是指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2)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

①公共性

这种公共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含义。共同利益的公共性可以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在内容、规则、形式和让步妥协等不同意义上的共同性。在此意义上,公共性仅仅是不同社会成员对于各自行为边界的共识性。

②非市场实现性

共同利益不可能通过市场方式和机制来实现,通常是通过合法性强制的公共权力来实现的。 ③单一性

在特定的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通常是唯一的,但不排除这一特定的共同利益具有多方面的实际内容和价值。

④相对独立性

共同利益一旦形成,就成为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因而取得了独特的利益地位。

⑤共同利益的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通常包含着特定利益关系中相关社会成员的多重价值要求,其中至少包含着生存、安全、秩序、效率、公平、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

6. 政治监督有哪些种类。

【答案】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政治监督包含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具体为以下两点:

(1)就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来说,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监督,这种监督通常有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纵向监督是不同层次结构中的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的监督,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上级领导对所属下级的监督; 横向监督是同级层次权力的相互监督,集中表现为具有监督职能或者专司; 监督职能的权力机构对同级其他权力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又如我国的监察和审计部门对同级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

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目的在于检查和控制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与公共利益的要求和政治决策的要求的吻合性和适切性,因此,这一意义上的政治监督实际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积极意义上的监督通常是对于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及其结果的绩效评估,以此检查公职人员和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数量和质量状况,而消极意义上的监督则是对公职人员执行政治权力主体意志、实施政治管理的违规状况进行检查,以控制其行为及其后果。在实行政治监督的过程中,确定有关监督标准是其首要任务,这其中包括确定监督检查的标准、范围和内容,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确定纠正和处罚违规行为的标准和方法。同时,监督

的实施需要有效的权力配置和科学合理的制度、法律和程序规则设置,以合法合理监控公职人员和机构的行为。此外,监督需要专业技术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保证监督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就对于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来说,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督导和规范。对于侵犯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政治管理中的督导和规范,按照社会成员行为性质的差异,分别由政治权力中的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实行。

7. 韦伯的政治统治类型是什么?

【答案】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对政治统治进行分类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根据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把政治统治分为克里斯马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1)克里斯玛型。

克里斯马式人物具有把人们吸引在周围而成为追随者、信徒的能力,并且追随者具有拥护这类领袖人物的赤诚态度。二者的结合便构成了克里斯马型统治的合法性根据。克里斯马型统治往往出现于社会危机时刻,克里斯马式人物改变人们的生活境况,从而使人们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发生动摇,转而接受一种新的信仰,这就为某些有特殊能力的人取得权力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在危机时刻,渴望摆脱困境的群众也需要这种人的出现,大众以集体亢奋的心态对某种特殊品质作出反应,将自己交付给一位英雄般的人物。因此,从荡涤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看,克里斯马式人物的作用是革命性的,他“追根究底”地向根深蒂固的现实挑战。

(2)传统型。

一个统治的合法性若来自自称的、同时也为他人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和权力,那么这就是传统型统治。统治者获得权力的方式是根据沿袭下来的惯例,比如家长制、世袭制。在韦伯看来,传统型权威的主要形态是西欧的封建制和东方的家产制。在家产制下,国家就是家产的放大形态。这是因为:第一,政府事务起源于统治者的家庭事务管理,政府行政官员最初只是统治者的个人仆役和私人代表,因而政府官员竭力维护因忠诚而换来的特权。第二,在经济领域,贸易是统治者自己的特权,他通过征税、收取安全通行费、市场特许权、颁发垄断权等手段,去剥削别人的贸易收益,以此来供养他的扩大的家族和军事人员。第三,在统治方式上,统治者把一切政治上的行政管理都当做他的个人事务来处理,其方式犹如他把手中的政治权力当做个人财产的有用附属品一样。第四,政治统治的主要工具和基础。既有神圣的宗教和宗教式的主义,也有赤裸裸的军事力量。

(3)法理型。

在现代社会的法理型统治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一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治理的社会。无论是领袖、官员,抑或普通民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束缚。一方面,领袖和官员自身要服从这一非人格的法律秩序; 另一方面,他们的任何决策和命令,也要受到这一秩序的辖制。服从统治的人服从的只是这一组织的法律,只是一种非人格的秩序,而不是服从统治者本人。

8.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答案】法学是研究法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人类社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一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