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住院医师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 女孩,5岁,腹泻5天、伴发热4天,呈弛张热,伴纳差、精神萎靡。查体:体温39.5℃,面色较差,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肋下3cm,血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0.87,淋巴细胞0.13,中性粒细胞中见中毒颗粒。其可能的诊断是()

A .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B .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C . 大肠杆菌败血症
D .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E . 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

男孩,出生后1天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流脓。可能的诊断为() 淋球菌眼炎。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 真菌性结膜炎。 眼白喉。 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患者因病痛的折磨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医务人员应采取的措施()。 A.用药物来控制其情绪。 物理治疗。 心理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气能生津。 气能摄津。 气能行津。 津能化气。 津能载气。 下列关于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热伤津。 烧伤耗津。 失血脱液。 痰瘀阻津。 阴虚劳热。 患者,男,3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1个月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患者烦躁、抑郁、沮丧。经抢救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对未来生活有了信心,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参加社会工作的是()。 A.教育康复。 B.职业康复。 C.心理康复。 D.康复预防。 E.以上都不是。 女孩,5岁,腹泻5天、伴发热4天,呈弛张热,伴纳差、精神萎靡。查体:体温39.5℃,面色较差,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肋下3cm,血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0.87,淋巴细胞0.13,中性粒细胞中见中毒颗粒。其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患儿中毒症状严重(高热、精神萎靡、纳差、心音欠有力、肝大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无皮疹,以上为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患儿原发病灶在肠道,故以大肠杆菌败血症可能性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