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8岁,既往体健。近1个月来,低热,多汗,易疲乏,伴四肢游走性关节肿痛。入院时心脏查体显示心率增快,第一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3/6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查红细胞沉降率58mm/h。应做下列哪项检查协助诊断() A.谷草转氨酶。 ASO。 血培养。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金元以前哮与喘混称,明以后首先提出哮与喘当为二个不同病证的医著是() A.《景岳全书》。 B.《临证指南》。 C.《医学正传》。 D.《医学心悟》。 E.《医学入门》。
猫眼疮的临床特点为() 发病急骤。 以靶形红斑为特征的多形性损害。 严重时可累及黏膜和内脏。 临床上分轻症、重症两型。 轻症型多见于儿童,重症型多见于青年女性。
患儿男,3岁,因“腹泻3d,黄疸2d,少尿1d,抽搐1次”来诊。查体:BP130/90mmHg;面色苍白,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散在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HR140次/min;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质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阴性。此病常见病原体为() A.肠道病毒。 大肠埃希菌O157:H7。 肺炎链球菌。 轮状病毒。 志贺痢疾杆菌。 支原体。
哮喘之病名最早见于() 《金匮要略》。 《内经》。 《医学正传》。 《丹溪心法》。 《景岳全书》。
患者男性,面部起皮疹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为主,病程较长,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便溏,苔薄白,脉濡滑。本证治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