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阐明哮喘病机为痰的医家是() 朱丹溪。 李东垣。 刘完素。 张景岳。 李中梓。
患儿女,6岁,因“咳嗽5d,皮肤黄染3d,血尿、水肿2d”来诊。实验室检查:BUN、SCr增高,补体、PLT下降,末梢血中见到破碎RBC,Coomb试验(-)。可能的诊断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 溶血尿毒综合征。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肝炎。
患者女,52岁,因“胸、腰部皮疹伴针刺样疼痛5d”来诊。查体:T37.5℃;耳后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胸、腰部可见成簇状的红色丘疹及疱疹。实验室检查:血WBC6.5×109/L,N0.78;ALT145U/L。ECG:心动过速。最可能的诊断是() A.水痘。 带状疱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毒性表皮细胞松解症。 风疹。
证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面色晦青,形寒肢冷,苔白滑,脉弦紧者,选用下列何方() 定喘汤。 温胆汤。 控涎丹。 射干麻黄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患者男性,面部起皮疹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为主,病程较长,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便溏,苔薄白,脉濡滑。本证治法宜:()。 A.健脾化湿。 清热化湿。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金元以前哮与喘混称,明以后首先提出哮与喘当为二个不同病证的医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