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9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16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24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答案】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剩余价值不是不变资本产生的,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或者说是工人剩余劳动的“吸收器”。
(2)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3)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②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2. 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构成可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就物质形式来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它们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它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就价值形式来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就是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两者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故称资本有机构成。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愈高,则不变资本的比重愈大,可变资本
的比重愈小,从而对雇佣劳动的需要就相对减少,并导致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3. 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
【答案】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就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在经济学中,一般将其抽象地概括为三类:即个人(或居民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和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居民个人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主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供给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易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身份相对复杂。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又是宏观经济的调节者。在开放经济体系中,市场交易主体还包括境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主体。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交易活动的买方、卖方,都是市场交易主体。
4. 制度创新
【答案】制度创新是指对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各种具体规则及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变革,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一般不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往往会受到许多制度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冲破这些制约,实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能够获得新的经济利益,是制度创新的动机和推动力量。由于新技术革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许多制度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属于制度范畴的习惯、习俗、法律、规章、管理方式及有关的组织形式等都必然发生变革。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进。
5. 雇佣劳动制度
【答案】雇佣劳动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建立的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自己的工资收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偿地为资本家创造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6. 商业利润
【答案】商业利润是指从事商品买卖所获得的利润。前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商业资本常通过贱买贵卖,进行不等价交换,其利润主要来自小生产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甚至部分必要产品,还通过和奴隶主、封建主进行商品买卖,从这些剥削者手里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产品。资本主义的商业利润
是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中,商业利润一般不低于平均利润。
二、论述题
7. 试比较分析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答案】(1)相同点
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本质都是剩余价值,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们都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2)区别
①含义的区别。
超额利润是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就各不相同,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所以,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剩余价值额在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家重新分配的过程,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其源泉归根结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②获得的方式不同。
超额利润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的。由于技术进步和管理科学,使得单个厂商生产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这种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 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形成行业的平均利润。
垄断利润就是以利用某种特权或者是政府上的特权,或者是经济上的特权,或者是世袭的特权占据某一方面的垄断。这种情况不仅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且会使企业不去创新,不去进行公平竞争,不去改善自己的管理,不去推进技术的进步,就靠垄断取得利润。垄断利润的存在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企业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垄断价格。
③影响不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