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病(医学高级)题库>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女,40岁,类风湿关节炎10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下列关于该病人贫血说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慢性病性贫血
B . 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 . 主要发生机制是铁利用障碍
D . 可能有缺铁因素参与
E . 常伴有血小板减少

女性,45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斯匹林、其他的非固醇类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ESR60mm/第1小时末,CRP升高。该病人可诊断为()。 痛风。 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新写实主义电影比较像纪录片,代表作品有()、《偷自行车的人》、《两分钱的希望》等。 A.《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B.《四百击》。 C.《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D.《广岛之恋》。 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正确的是()。 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阻止关节骨破坏进展。 严重关节外系统损害的病人可以大剂量冲击治疗。 可作为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起效前的过渡治疗。 一般使用剂量每天不超过15mg,长期服用副作用大。 对于全身病情稳定,个别顽固性关节炎可以关节腔内注射使用。 男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5年,近2个月来感到双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从未经过正规系统治疗。检查:双手第1、2掌指关节滑膜肥厚,右侧第2~4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侧第2、3指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手X线示双腕诸骨间隙消失并融合,双掌指、近指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下列哪项最有利于判断此病人病情活动性()。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C反应蛋白。 C3。 免疫球蛋白。 ()电影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代表作品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A.表现主义。 B.新现实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女,40岁,类风湿关节炎10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下列关于该病人贫血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