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623土地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地
【答案】生地是指没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土地,如荒地、农地。
2. 土地改革
【答案】土地改革是指国家通过政权的强制力量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普遍的改革。
3. 土地制度
【答案】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
4. 土地使用权终止
【答案】土地使用权终止是指土地使用权可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届满、提前收回、不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土地灭失等原因而终止。
5. 土地估价机构
【答案】土地估价机构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制土地估价中介机构,名称应明确为有限责任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设立的合伙制土地估价中介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名称应明确为事务所。
6. 地租
【答案】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7. 土地金融
【答案】土地金融是指以土地作为信用保证而获得的资金融通。
8. 房屋
【答案】房屋是指供人类生产、生活之用,有门、窗、顶盖,能保温、遮雨。
9. 土地利用效益
【答案】土地利用效益是指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来表示,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日标实现的程度。
10.租赁权
【答案】租赁权是指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一一如再出租等(其使用权还归出租人,出租被视为行使使用权的一种方式)。
二、简答题
11.简述要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搞好城市规划,实现城市土地合理功能分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效益;
(2)实行城市综合开发建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3)抓紧进行旧城区拆迁改造,充分利用城区闲置土地和利用率低下的土地;
(4)向城市土地空间发展,实行城市土地的立体利用。
12.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实体,绝对要求由国家统一管理;
(2)土地永恒存在及可永恒利用,决定了土地资源管理一般不存在丢失与注销的问题;
(3)土地资源管理,既是宏观管理,同时又是微观管理。
13.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包括: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
(3)土地投机。
14.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答案】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15.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答案】关于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当前农村普通存在的土地使用经营的主体形式。
从整体来看,它适应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觉悟程度。因此,目前多数地区土地的使用经营形式不宜做过大的,调整仍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对于家庭承包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以使承包制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在经济发达、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动逐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6.市场价值有哪些特点?
【答案】市场价值又称公开市场价值,是在满足以下条件下的进行交易的最可能价格。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
(2)交易双方出于利己的动机;
(3)交易双方一是精明的、谨慎的,并且了解交易对象和市场行情;
(4)交易双方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易;
(5)不存在卖者因特殊兴趣而给予附加出价一一邻居购买、在紧邻处地产商购买、原使用者购买。
三、论述题
17.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答案】现阶段我国为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
(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
(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
(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
(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一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
(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
(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1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现阶段绝对地租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要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来源和原因等方面加以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