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904服装理论之成衣系列产品设计及其纸样技术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T.P.O
【答案】T.P .O
西方人在着装时讲究T.P .O ,即Time (时间)、Place (地点)、Occasion (场合)。
①时间
时间主要指一天当中的上午、下午、晚上等具体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穿着打扮要求不一样。如男装中的燕尾服和“塔克西多”就只能在下午六点以后的社交活动中穿,而不能白天穿。
②地点
地点是指穿用的环境,而且主要是指社会人文环境。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工作场所; 晚会、宴会等社交场所:旅游、避暑圣地等娱乐场所。所穿的衣服就有工作服(职业制服)、礼服和体闲服之分。
③场合
场合指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同样是晚餐会,但由社会地位较高者主办的有重要人物出席的正式晚宴和一般的略式晚宴在规格上就大不一样,因而,出席者的穿戴也自然不同。
2. 成衣
【答案】成衣指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这是相对于在裁缝店里定做的衣服和自己家里制作的衣服而言的。现在的百货商店和服装专买店中出售的都是成衣。
二、简答题
3. 简述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
【答案】(1)高级时装也称高级女装,特指巴黎19世纪中叶由设计师查尔斯·夫莱戴里克·沃斯创立的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女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高级时装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级的做工、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2)高级成衣指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4. 举例说明服装有哪些机能。
【答案】(1)防护机能
①服装具有适应气候机能,可以防寒、防暑。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们会穿透气性差、层数较多
的衣服; 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会穿透气性较好的衣服。
②服装可以防风防雨等。如风沙过大,人们可以穿风衣,戴帽子; 下雨的时候穿雨衣。
(2)适应机能
①适应运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着的人穿用各种衣物,一般首先要求这些衣物不阻碍人的各种动作,而且还要发挥出协助人们的各种生活行动,提高效率的作用。
②服装对于住居的适应
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着装关系十分密切。建筑是半永久性的生活设施,衣物则是不断变化的生活资料,因此,前者具有主导性和优先性,后者是受其影响而发展变化的。
(3)审美机能
①形态美
服装的形态美包含两方面的所包含的内容:一方面是衣物本身的材质美、制作工艺的精美和造型美:另一方面是人着装后衣与人混然一体,高度统一而形成的某种状态美。只有当这两方面的内容相互协调,高度统一时,才可能形成服装的形态美。
②色彩美
色彩美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衣物本身的配色效果; 另一方面是二次成形后,各种不同质感和造型的物体组合、搭配在一起时形成的配色效果。特别是衣物与衣物之间,衣物与人体之间的配色关系。
③动态美
服装是山活生生的人穿戴上一定的衣物形成的一种活动的审美对象。衣物的放松量、衣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对于服装动态美的表现至关重要。像舞蹈服和传统的剧装等通过强调服装的动态美来创造某种艺术效果的特殊衣装,大都夸大了衣物离体部的装饰,如长长的水袖、宽敞的裙摆、悬垂的饰带,随着表演者优美的舞姿,表现出令人陶醉的动态美效果。动态美的表现与衣料有关,柔软的、轻盈飘逸的、垂感好的衣料,富有弹性的衣料,有动感花纹的衣料,都有助于动态美的表现。
(4)容仪机能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某种形式的着装效果来对他人表示某种礼貌和礼节,表达某种友好的心机,显示某种威严和高贵气质,这就是服装的容仪机能。
(5)服装的标识机能
利用服装象征着服用者身份这种社会作用,通过服装的外观性形态来区别服用者,表示其所属、职业、阶级、任务及行动的机能。
(6)扮饰机能
利用服装标识服用者的机能,可以使人感觉服用者像另外一个人,即穿上特定的服饰,就表现出那种服饰所表示的人格。扮装、化装、假装、拟装就是以此来变换人格内容的。这实际上是服装的蒙蔽机能。如化装是便衣警察、侦探、间谍、特务所惯用的人格变换手段,服装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蒙蔽作用。;
(7)耐久机能
穿用衣物后表现出来的服装有如上所述的各种机能,但是人们希望这种机能有一种永久性,这就是服装的耐久机能。耐久机能分为机能耐久、构造耐久和材质耐久。
5. 简述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
【答案】(1)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板”,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这原是男装的裁剪方法,现在多用于批量生产的男女成衣。
(2)把衣料或其代用品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称作“立体裁剪”。这也是女装裁剪法。
6. 从侧面观察人体时,体型大体可分哪几种?
【答案】(1)标准体:体轴位于身体正中心,与腰围线成直角相交,从前胸和后背分别引垂线a 和b ,其a 和b 距离臀部和腹部大体上相同,约lcm 左右。
(2)反体:胸很厚,向前挺出,臀向后突出,腹部很平,呈挺胸收腹形,显得很精神、活泼。从侧面观察,与标准体相比,由于高挺的乳房和内收的腹部而使垂线a 距腹部的间隔拉大。相反,由于臀部的后突,使垂线b 接触到臀部。这种体型着装时,往往前宽不足,后宽有余,裙子后下摆上吊,上衣前下摆上吊。
(3)后倾体:腹部腆出,背部弯曲,呈S 形,这种体型多见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少女和瘦弱的老人。从侧而观察,头、颈及上胸部前倾,躯干后倾,因此,背长比标准体长。由于躯干后倾和大腿后收,形成腹部向前腆出,臀部下降和内收。前面最外突位置由乳房位移到腹部,垂线a 进入腹部内侧,相反,垂线b 与臀部距离拉大。此类体型着装时上衣易出现前长后短的现象,裙子前摆上吊,后摆接触小腿或脚。
(4)屈体及扁平体:一般体高细瘦者呈这种体型,少女和老人也多有这种形态,其特点与后倾体相似,只是比后倾体更加薄,胸、臀更加扁平,头颈更加前屈。因此,着装时易产生前领窝显得浅后领窝显得太深的现象。
(5)肥满体:此类体型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上半身肥胖,一种是下半身肥胖,一种是上下差不多的桶形肥胖。我国人多属后两种情况。从侧面观察,胸部向前挺出,背部向后驼,腹部向前腆出,臀部后突而下垂。垂线a 进入腹部内侧,垂线b 接触到臀部。
(6)厚体:欧美型,女性的第二性特征表现得十分显著,因此很性感,乳房很大,高耸,臀部很高,很有体积感,腰细,胸腰差、腰臀差较大,富有女性特有的曲线美。从侧面观察,有点像反体的夸张型。
7. 人类大约什么时候开始穿衣?
【答案】(1)继猿人之后,出现了“旧人”,即发现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流域附近的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距今约10万~5万年前,当时正值第四纪冰河期。
①开始把作为食物捕获来的兽皮包裹在身上御寒。至此,人类发明用来御寒的衣物。②最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