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生物题库>第二章 遗传与进化题库

问题:

[单选]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 . 30%、20%
B . 45%、55%
C . 50%、50%
D . 55%、45%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一、文化创新的路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以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化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 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3:3:1。 4:4:1。 1:2:0。 1:2:1。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占1-(30%+20%)=50%。A的基因频率为30%+50%/2=55%。a的基因频率为1-A=1-55%=45%。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