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615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基础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萨特拉斯车站
【答案】萨特拉斯车站是西班牙建筑与结构设计师卡拉塔瓦1992年的设计作品。该建筑于1995年建成的,位于法国里昂。萨特拉斯车站如同展开的鸟翼形式的建筑,建筑主体以一种富于节奏感的复杂钢架结构组成,显得轻盈而透彻。其外形非常具有很强的流动态势,更体现了建筑师本人“建筑是运动的物体”的观点。卡拉塔瓦在他的设计中特别重视建筑所表现的动态效果,他所设计和建造的一些作品还以复杂的钢架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动态感,而且这些建筑大都是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
2. 典雅主义
【答案】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基。其中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于1961年获美国AIA 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3. 文丘里
【答案】罗伯特•文丘里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曾于1991年荣获普立兹克建筑奖。他强调要将建筑学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深刻的描绘出来,提倡在盛大的背景下将联系和同化合为一体,使建筑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与当地的环境相得益彰。他喜欢将简单而有美丽雕花的格式合并在一起,将讽刺和喜剧寓于全面设计规划图中,常以国际风格和流行艺术为指导。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性建筑物有宾夕法尼亚州Chestnut•Hill区文丘里住宅、哈佛大学纪念堂等。
4. 萨伏伊别墅
【答案】萨伏伊别墅是由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的作品,位于巴黎附近的普伊西地区。该别墅建成于1930年,是一座22.5米×20米的大规模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建筑采用统一的白色墙面与玻璃窗组成。建筑底层三面由细柱支撑,中心设置门厅、车库及各种服务用房,并在中心设置了一个通向上层的斜坡式通道。建筑二层在客厅、餐厅及卧
室之间设置了露天的庭院,三层是采光充足的主人卧室和晒台。内部墙面由于不承重,因此空间分隔极其灵活。这座乡村别墅向人们展示了柯布西耶此时期“建筑五特点”的建筑思想。同时,简洁的建筑形态也表现出柯布西耶独特的机器美学观点。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典雅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有哪些?
【答案】典雅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
(1)典雅主义的含义
①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 ②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
③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
④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
(2)典雅主义的代表人物
P•约翰逊(美国),斯东(美国),雅马萨奇(美国)。
(3)典雅主义的代表作品
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美国新德里大使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世界贸易中心。
6. 芝加哥学派的最主要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它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泮,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
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1)主要人物
其最主要的人物是沙利文,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
(2)主要观点
①突出了建筑功能并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惊人口号。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就是规律”,那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②沙利文对建筑的结论是,要给每一个建筑物一个合适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
③他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内而外,应按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使形式与功能一致。这种
思想在当时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
三、绘图题
7. 水晶宫立面图 【答案】
图 水晶宫立面图
四、论述题
8. 举例说明密斯的空间理论。
【答案】(1)流动空间
①密斯对流动空间的理解
密斯认为,建筑空间不像以往习惯那样地是一个由墙面、屋面和地面像盒子似的,室内外空间绝然划分的房间;而是由一些互不牵制的部件——可以独立行动的墙面、屋顶和地面——分别组合起来,成为既可封闭,又可开敞或半开敞,或互相贯通的多种多样的建筑空间。
②典型实例: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a. 该建筑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碎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b. 该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砖石建筑的以手工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依靠钢、玻璃的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在建筑空间和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
(2)全面空间
①密斯对全面空间的理解
密斯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但不能因此就推倒重建,所以要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随从功能”颠倒过来,建造一个偌大的、没有障碍的,可以供自由划分的实用而又经济的空间,再使功能去适应它。明确哪些是承重构件和不承重构件,逻辑地处理它们的形体表现。因此,他企图创造一种没有阻隔的大空间,以便随意改变隔墙来满足不同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