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大学旅游学院838旅游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答案】旅游客流规律,反映的是旅游者在流向与流量方面变化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1)旅游客流规律的基本规律
①从总体上讲,人们外出旅游地域范围的发展总是由近及远。
a. 旅行距离近,交通费用较小。在近程旅游方面,拥有这种支付能力的人数较多,因而需求量较大。
b. 往返的旅程时间较短。在近程旅游方面,拥有时间条件的人数较多,因而需求量较大。 c. 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比较接近,易于适应。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旅游客源地社会与旅游目的地社会之间的社会文化障碍较小,因而乐于互访的人数较多。
d. 在旅行手续以及交通情况方面相对便利。距离较近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条件通常都比较便利,因而来往旅游者人数众多。
②旅游客流主要源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a. 人均收入水平高,消遣型旅游需求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
b. 工商业发达,差旅型旅游需求市场规模较大;
c. 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容易把握旅游信息。
(2)旅游客流发展趋势
①超大型城市往往都会形成重要的旅游中心。
超大型城市,是指居民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这类超大型城市小仅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而且是重要的旅游接待中心。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
a. 这类城市集中地代表着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拥有较多的旅游吸引物,并且旅游服务设施完备;
b. 这类城市往往都是交通枢纽,是来访游客的重要集散地。
②亚太地区在全球旅游业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这一趋势的发展己经持续丁半个多世纪。亚太地区的入境旅游接待量己经超过美洲,从而改变了全球入境旅游业“三足鼎立”的地区排序传统格局。
③全球远程国际旅游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高于区内国际旅游。
在远程国际旅游客流中,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这三地之间的客流一直都是并将继续是其中
的主流。
2. 简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无论是在旅游人次上,还是在旅游消费总额上,都己大大超过入境旅游市场。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仍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目前我国国民中多数人的旅游支付能力仍比较有限,加之带薪年假制度在我国尚未普及,多数人所拥有的闲日段时间仍很分散,所以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多表现为短程旅游。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在国内旅游活动中,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不使用旅行社提供的商业性服务。
(4)旅游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从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开支总额看,从1978年的18.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285.86亿元,可见增长速度很快。但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目前仍属于人次规模扩张型,在质量上仍显较低。
二、论述题
3. 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答案】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乘坐火车外出旅行和旅游,因为与传统的公共马车相比,乘坐火车这一新兴的旅行方式明显具有很多优点。其中的主要优点包括:
(1)费用低
乘坐火车所需的旅费远比乘公共马车低廉,使得更多的人都有能力支付旅行费用。铁路旅行很快便为人们所接受,从而使外出旅行和旅游的人数得以扩大。
(2)速度快
火车的行驶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的公共马车。旅行速度的提高有效地缩短了旅途所需的时间,从而为人们抽空外出访问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
(3)运力大
火车的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公共马车只能同时载运几名乘客,而一列火车可同时载运数百人。这在技术上使得大规模的外出旅行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
(4)通达范围广
铁路建设和运营网络的不断扩大,加之火车运行速度快等原因,使得人们外出旅行的活动半径有效地得以增大。
旅行方式的进步小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为增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4. 你认为应如何保护旅游资源?
【答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可分为被动式保护和主动式保护两种。这种消极保护与积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际卜也就是“治”与“防”的关系。显然,对旅游资源实施保护的具体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强化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针对自然作用的危害
①对于因自然作用的原因而可能带来的危害,旅游资源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例如,西安己将秦俑坑和半坡遗址等古迹辟为室内展览馆,以减小自然风化作用的影响。
②对于容易遭受鸟类危害的古建筑,在有关部位架设防鸟的隔离网罩等做法也都是积极防护的成功尝试。
③对于因条件限制不易采取类似措施的旅游资源,则应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
(2)针对旅游者方面的原因
①加强该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接待能力饱和将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一旦出现“人满为患”这种接待量超负荷的情况,便应采取要么提高价格、要么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至其他参观点、要么控制来访游客进入数量等选择措施,因为在这种时候,对旅游资源的安全威胁最人。
②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及珍稀动植物等旅游吸引物,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客触摸攀爬。对违反规定的参观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给以罚款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3)针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方面的原因
对于因当地居民和旅游业者的行为失当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对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由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效用的特点,人们不宜指望能制定一套专门而全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在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同时,对危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无论是治理因自然作用原因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的危害,还是因人为原因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关键是要分派和落实有关保护工作的责任。如何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将是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实现成功的关键。
5. 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其经济不宜过重依赖旅游业。你在何种程度上赞成或反对这种观点? 为什么?
【答案】我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应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不宜在经济上过重依赖旅游业。原因如下:
(1)发展旅游能够对经济产生下列巨大的经济效益:
①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和平衡国际收支;
②有助于增加内需和回笼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