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十三节蠕虫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20岁,学生,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15d,咳嗽、咳痰1周”来诊。15d前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排粪5~6次/d,糊状,有时呈暗红色。甲硝唑治疗1周,病情缓解。近1周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时痰呈铁锈色。半年前有生食溪蟹史。查体:T38℃;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肝肋下1cm。血常规:WBC25×10/L,N0.45,L0.20,E0.35。胸部X线片:右下肺有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片状阴影,少量胸腔积液。本病的处理原则是()

A . A.镇咳,支持等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
B . 大剂量抗生素
C . 只用退热药
D . 只用止泻药
E . 只用镇咳药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治疗措施是() A.口服四环素。 口服环丙沙星。 口服甲硝唑。 口服吡喹酮。 口服阿托品。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胃肠炎。 华支睾吸虫病。 急性阿米巴痢疾。 急性血吸虫病。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对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粪一般细菌培养。 粪霍乱弧菌培养。 粪致病菌培养。 粪镜检找寄生虫卵。 直肠组织活检。 患者男,20岁,湖区农民,因“持续发热15d”来诊。体温37~40℃,晚上为甚,间有腹痛,无畏寒、寒战;稀粪,2~3次/d,无脓血,精神尚可。查体:无黄疸,未见淤点;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WBC15×10/L,N0.50,L0.20,E0.30;粪检发现结肠阿米巴包囊。首选治疗药是() A.甲硝唑。 吡喹酮。 青霉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 患者男,20岁,湖区农民,因“持续发热15d”来诊。体温37~40℃,晚上为甚,间有腹痛,无畏寒、寒战;稀粪,2~3次/d,无脓血,精神尚可。查体:无黄疸,未见淤点;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WBC15×10/L,N0.50,L0.20,E0.30;粪检发现结肠阿米巴包囊。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 败血症。 伤寒。 急性血吸虫病。 阿米巴病。 患者女,20岁,学生,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15d,咳嗽、咳痰1周”来诊。15d前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排粪5~6次/d,糊状,有时呈暗红色。甲硝唑治疗1周,病情缓解。近1周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时痰呈铁锈色。半年前有生食溪蟹史。查体:T38℃;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肝肋下1cm。血常规:WBC25×10/L,N0.45,L0.20,E0.35。胸部X线片:右下肺有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片状阴影,少量胸腔积液。本病的处理原则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