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疆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眼科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25岁,双眼红、痛伴分泌物增多3天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异物感,刺痛伴大量水样分泌物1天后右眼出现相同症状。体征:视力1.2(双眼),结膜充血(+++),近穹隆部明显,睑裂区结膜下见小片状出血,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上睑结膜表面见膜性渗出物,剥离后创面少许渗血。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下可见散在点状上皮脱失。眼部起病前2天有咽喉肿痛史,耳前淋巴结中度肿大。患者局部治疗后眼部刺激症状减轻,水样分泌物减少,起病后10天左右,突然眼部刺痛症状加剧,伴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程度较前有改善,双眼角膜上出现灶性分布圆点状浸润,直径2~3mm,荧光素染色阳性,病灶之间隔有透明角膜。此时应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何种调整()

A . A.加用环孢素滴眼液
B . 全身联合使用抗生素
C . 全身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D . 加用抗真菌眼药水
E . 加用激素眼药水临床上可根据结膜炎的基本症状和体征如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睑肿胀等作出诊断,但确诊是何病因所致的结膜炎尚需依靠实验室检查。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其细胞反应也不相同,细菌性结膜炎涂片多形核白细胞占多数。病毒性结膜炎则是单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占多数。假膜形成(流行性角结膜炎)时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结膜坏死。衣原体结膜炎涂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占一半。过敏性结膜炎活检标本中见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但结膜涂片中数量很少。春季结膜炎上皮细胞中见大量嗜酸或嗜碱性颗粒。该病例为病毒性结膜炎,因此最有可能的细胞类型选择D。滴眼液是治疗结膜炎最基本的给药途径。对于微生物致病性结膜炎,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和(或)抗病毒眼药水。必要时可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重症患者在未行药物敏感试验前可用几种混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该患者为病毒性结膜炎,因此第3问选择D。腺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发病数天后,角膜可出现弥散的斑点状上皮损害,并于发病7~10天后融合成较大的、粗糙的上皮浸润。2周后发展为局部的上皮下浸润,并主要散布于中央角膜,角膜敏感性正常。发病3~4周后,上皮下浸润加剧,形态大小基本一致,数个至数十个不等。上皮下浸润由迟发型反应引起,主要是淋巴细胞在前弹力层和前基质层的浸润,是机体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病情控制后应减少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的点眼频度至每天1次或隔天1次。应用中要注意逐渐减药,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复发;另外还要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因此第4问选择E。

关于胃溃疡X线表现,错误的是() 龛影。 小弯短缩。 粘膜集中。 充盈缺损。 砂钟胃。 患者男,71岁,低热伴乏力、食欲减退3个月,5天前出现咳嗽,咯血,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300ml,1天前出现胸闷气短,近3个月体重下降5kg。查体:BP165/100mmHg,贫血貌,双肺可闻及帛裂音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对于咯血的治疗,目前认为首先应采用的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是() A.甲强龙冲击治疗。 血液透析。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口服足量激素。 血浆置换。 止血药物。 张某,34岁,病初恶风发热,继则咳嗽,痰少,黏稠难出,甚或痰中带血,咳引咽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苔薄面黄萎,脉小数。本病当诊断为() A.感冒。 咳嗽。 肺痨。 肺胀。 肺痿。 患者,女性,59岁,表现项背强急,四肢麻木,筋惕肉阴,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红无苔,脉细数。代表方为() A.左归饮合天王补心丹。 七福饮。 四逆汤。 生脉饮。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特点各异,表示品质的方法也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实物表示和凭说明约定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凭说明表示商品品质的范畴。 凭规格买卖。 凭等级买卖。 凭样品买卖。 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患者,男性,25岁,双眼红、痛伴分泌物增多3天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异物感,刺痛伴大量水样分泌物1天后右眼出现相同症状。体征:视力1.2(双眼),结膜充血(+++),近穹隆部明显,睑裂区结膜下见小片状出血,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上睑结膜表面见膜性渗出物,剥离后创面少许渗血。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下可见散在点状上皮脱失。眼部起病前2天有咽喉肿痛史,耳前淋巴结中度肿大。患者局部治疗后眼部刺激症状减轻,水样分泌物减少,起病后10天左右,突然眼部刺痛症状加剧,伴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程度较前有改善,双眼角膜上出现灶性分布圆点状浸润,直径2~3mm,荧光素染色阳性,病灶之间隔有透明角膜。此时应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何种调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