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戏剧的“三一律”模式

【答案】“三一律”是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指戏剧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单一,每剧限写发生在一天之内、同一地点的单一情节的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莫里哀。这种规则有利于剧作情节简练集中,但作为清规戒律,却束缚了戏剧的发展。18世纪以后,三一律逐步被打破。

2. 风格

【答案】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4. 阿恩海姆

【答案】阿恩海姆是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早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移居美国,后加入美国国籍,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以“完形心理学”为基础,反对用“联想”和“移情”来解释艺术形式的表现性,提出艺术形式之所以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因素,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应。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完形心理学》等。

5. 时尚

【答案】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 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 ③包容性,

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6. 绘画

【答案】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它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绘画可以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描绘出取材于社会和自然的一切可视形象。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绘画是用直观形象记录和反映现实的主要手段。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题材极为广泛。因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许多品种,其中主要的是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7.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8. 客观精神说

【答案】客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道” 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不仅

二、简答题

9. 艺术形象大致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依据艺术形象的感性形式,可将艺术形象大致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与综合形象四大类,具体内容分别是:

(1)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视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包括绘画、雕塑、舞蹈、书法、摄影、建筑、实用工艺等艺术中的形象。视觉形象具有再现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

(2)听觉形象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听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主要指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它具有时间性、多义性和月蒙胧性等特点。

(3)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在想象中构成的形象,主要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它的特

点是间接性和不确定性。

(4)综合形象

综合形象是指直接由人的视、听等感官共同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主要指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中的形象。它具有视听统一性、时空统一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10.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答案】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主要有

(1)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

(2)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

(3)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4)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11.近现代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近现代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2)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和视听艺术(戏剧)。

(3)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艺术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实用工艺等)。

12.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1)艺术的社会功能

①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认识功能是指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②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和音乐来比喻他的政治理想,希望以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达到他“克己复礼”的政治日的。

③艺术的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