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755教育技术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支架式教学
【答案】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于架。
2. 教育技术
【答案】广义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设施等及相应的软件; 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3. 网络教育
【答案】网络教育又称为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4.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5. 网络课程
【答案】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6. virtual community
【答案】中文为虚拟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
7. computerbasededucation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
8.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二、简答题
9. 简述课件开发的原则。
【答案】课件是一种教学系统,与其他教学系统一样,课件的基本功能是使学习者实现有效的学习。设计得好的课件,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设计不好的课件,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课件在学校、家庭、网络上己广泛使用,主要主用是面向教学,因此,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课件的开发和设计,须遵循教学大纲的内容,解决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且要体现出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优势,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科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应符合科学性原则,既要能正确反映学科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具体体现在:
①阐述要准确,学科术语的使用与大纲教学内容相一致,观点的论证、事实的说明、材料的组织等都要符合科学逻辑和客观事实,能深刻揭示事务的内在规律。
②选取的材料、资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且要真实、具体。
③图形、图像、动画、特技的设计要符合客观实际、规范化、标准化,符合科学原理。 ④各种技巧技能的演示必须准确无误、真实、自然。
⑤色彩、视觉效果和造型能如实、客观反映科学知识和自然规律。
(3)启发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注意以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提高课件的应用价值,使其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启发学生的智慧和想象力,打开思维空间。
(4)系统性原则
课件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它的设计思想和质量。设计思想不仅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式,还应考虑到开发课件软件的工程思想和手段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系统。系统性原则要求课件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是一个整体,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平衡课件的各个方面,使其思想和质量能很好的交融在一起。
(5)技术性原则
课件的技术性是通过程序中各种数据结构、程序结构、控制技巧以及运行的可靠性来恒定的。课件的技术性原则要求制作的课件在使用中达到运行快捷、操作界面友好、交互应答明确、容错性强。另外,课件的运行环境要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课件在制作完成后,应该能在一般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要求能脱离制作平台,做到可移植性或可兼容性,使课件的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无关。
(6)艺术性原则
课件的艺术性原则表现在声音和画面以及人机交互的传递信息上。实现教学目标时,要求呈现的信息刺激能吸引学习者,使他们接受并做出反应。课件艺术性原则要求挖掘教学内容内在的美观、鲜明、影音和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人机交互界面,画面布局突出对象,同一画面色彩数量不宜过多,减少文字数量,避免复杂; 要求解说词和背景音乐悦耳协调,尽量少用音响,声音处理要和画面造型相辅相成,视听同步。经过别具匠心的艺术处理,并用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还必须符合教育性和科学性原则,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
10.结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谈谈你对构建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答案】(1)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①网络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②网络教育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
③网络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①全方位,多角度开放,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
②调整网络教育的办学结构,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养;
③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向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
④加强与普通高校的交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⑤加速网络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实现体系化。
11.试谈谈你对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理解。
【答案】目前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主要还是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过程”或“程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