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11设计理论基础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舞蹈彩陶盆

【答案】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2. 彩陶

【答案】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3. 圆雕

【答案】圆雕是指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雕刻。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寥寥数笔,略加刻饰,既表现出物象的性格特征,又具有质朴古拙的装饰效果。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的石人、石鼠、卧虎、卧马、卧牛、奔马、马踏匈奴、猩猩抱熊、怪兽吞羊、石鱼等,是汉代圆雕中的珍品。

4. 顾绣

【答案】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

5. 爵

【答案】爵是饮酒和温酒的器皿。它圆腹,口部前有流,后有尾。左侧有一玺,便于提取。口缘有两柱,是为了便于取用。

6.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

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7. 金漆木雕

【答案】金漆木雕是广东东部地区的特产,分布在潮安、揭阳、潮阳、普宁、澄海、饶平一带,此地区因古名潮州,因而又通称“潮州木雕”。善于运用镂空的雕刻方法,雕刻各种水族动物如海蟹、龙虾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山水风景常用散点透视,层次丰富,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木雕上往往漆以金彩,富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8.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井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9. 双耳尖底陶瓶

【答案】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高54厘米,口径6.5厘米,1972年陕西临撞县姜塞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瓶为细砂红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当瓶空时,重心靠上; 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这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特有的产品,距今约6000年,设计美观,实用性很强,体现了当时仰韶人的智慧。

10.影青

【答案】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二、填空题

11.明代金属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和_____。

【答案】景泰蓝、宣德炉

12.元代陶瓷制作最有成就的是_____和_____的烧成。

【答案】青花;釉里红

13.战国铜镜绝大部分为_____形,第一次集中揭示了_____创作规律。

【答案】圆;圆形适合图案

14.黑陶产生于_____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答案】新石器

15.浙江竹编久负盛名,东阳被称为中国的“_____”。

【答案】竹编之乡

16.清代著名的石雕有_____、歙砚、_____、_____、菊花石雕等。

【答案】端砚;青田石雕;寿山石雕

17.景德镇是我国最大的瓷器产区,自元明清以来,它就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有中国“_____”之称。

【答案】瓷都

18.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饕餮纹;几何纹;云雷纹

三、简答题

19.简述彩陶工艺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答案】(1)艺术成就:无论其造型还是其文饰,无论是其品种还是其功能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水平。尽管某些文饰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大都带有强烈的装饰性,而且还体现出对装饰艺术的总多法则的运用,如对比、均衡、变化、统一、虚实等。其抽象性的造型语言至今仍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借鉴意义,并为后来的青铜艺术提供了丰富而精美的范本。

(2)特点:原始工艺中,实用性重于装饰性,认识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并充分的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决定性的影响,这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常采用表号性的手法,抽象性的语言来突出形象特征和装饰效果。

20.简述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

【答案】(1)园林建筑的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相应地发展。

(2)木材的丰富

明代自郑和七下西洋后,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在热带成长的花梨、红木、紫檀等材料,得到了较充裕的供应,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木工具的提高。

21.简述商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答案】(1)商代统治阶级的宗教观念,已由原始社会的多神教,转而成为神教。因此,商代的工艺美术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2)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刑罚残酷。因此,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的反映。

(3)青铜器造型的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在商代,基本完备了酒器的各个使用品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