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713中国音乐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左翼音乐运动
【答案】“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井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有:聂吓、王旦东、李元庆等组织的“比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田汉和任光组织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田汉、任光、吕骥等人成立的“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2. 青主
【答案】青主是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3.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4. 《海韵》
【答案】《海韵》是一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5. 贺绿汀
【答案】贺绿汀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游
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
6.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二、选择题
7. 评剧源于( )省东部地区。
A. 甘肃
B. 辽宁
C. 河北
D. 山西
【答案】C
【解析】评剧源于河北唐山,属于河北省东部地区。
8. 我国最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是( )
A. 贺绿汀
B. 江文也
C. 冼星海
D. 谭小麟
【答案】B
【解析】江文也巧妙运用了20世纪的许多技巧来创作音乐; 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西洋乐器或人声而作。在活跃于30.40.50年代的作曲家里,江文也在许多以西洋乐器为媒介的乐种之中,都位居中国先驱者的地位; 深刻了解西方文化与西方音乐,也能自由运用20世纪前卫的技法,又忠于传统中国音乐的“特性”,努力保存中国音乐“传统”的“作曲家”,在中国近代的音乐史上,只有江文也一人。
9. 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的是( )。
A. 《大浪淘沙》
B. 《月夜》
C. 《病中吟》
D. 《空山鸟语》
【答案】A
【解析】华彦钧,即阿炳,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家,其代表曲目为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月夜》、《病中吟》、《空山鸟语》都是
刘天华的二胡代表作。
10.沈心工根据日本歌曲《手戏》编创了乐歌《体操—兵操》,该曲又名( )。
A. 《竹马》
B. 《革命军》
C. 《男儿第一志气高》
D. 《黄河》
【答案】C
【解析】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兵操》),这首歌也是“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留学东京时的处女作。相对于古文,《男儿第一志气高》的歌词通俗亲切,便于理解: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11.( )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A. 学堂乐歌
B. 铜管乐队
C. 专业音乐教育
D. 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
【答案】A
【解析】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和发端,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使“集体歌唱”(过去没有集体合唱这种形式)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石和发端的作用。
12.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后所写的一部歌集名为( )。
A. 《国学唱歌集》
B. 《清凉歌集》
C. 《清歌集》
D. 《今乐初集》
【答案】B
【解析】李叔同1918年皈依佛门之后,《清凉歌集》在1936年于开明书店初版。收录五首“清凉歌”:《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由李叔同作词,俞绂棠、潘伯英、徐希一、唐学咏、刘质平分别作曲的。A 项,《国学唱歌集》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编辑出版。C 项,《清歌集》为青主(原名廖尚果)创作。D 项,1922出版的歌曲集《新歌初集》是肖友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