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投资基金

【答案】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投资基金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与契约型投资基金、成长型投资基金和收入型投资基金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

投资基金一般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其特点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投资基金具有积累个人财富、价值贮藏和获取高收益的投资功能。

2. 通货区

【答案】通货区是区域货币同盟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具有五个显著特征:(1)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汇率相互固定; (2)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 (3)这种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 (4)有一个适当的协调和管理机构; (5)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等人推出,该理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它认

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二代模型中所描述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征:①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的存在;②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③政府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政策的可信性。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提出了“预期”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危机理论的解释力。但是,它没有解释攻击实际上是怎样开始的、预期由什么因素决定,也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奥伯斯特菲尔德等认为,由于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所以只要影响预期就能防止危机。但他们同时又说明,预期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何影响预期就不属于模型应该讨论的问题。

4. 可贸易品

【答案】

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价格差异能够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或减少的商品。一般来说,工业产品和不易变质的农业产品都属于可贸易品。可贸易品在经济活动中:首先,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其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黏性。如果满足这样的条件,那么,若该商

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套利者就可以在低价地区买入这种商品,然后在高价地区卖出以牟取差价。套利者的持续套利行为将不断改变两个地区的商品供求状况,使低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上升,高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下降。最后,两个地区的商品价格会接近。

5.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答案】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是金融互换根据标的不同划分的两种形式。金融互换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约。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以同种货币同样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则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出来的;

货币互换是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不同种货币的同样筹资本金和固定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的互换交易。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可以分散风险、降低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

6.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J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7. 经济的内涵增长

【答案】内涵式经济增长是指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内涵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是一个具有管理学和会计学色彩的名词。将产品价格构成中物质资源投入和简单劳动的成本近似地认为是要素投入,其余部分就是附加值,它近似地代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如果在产品的价格构成中附加值比例较高,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以内涵式为主。在对外交往中,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就能够用较小的实际资源换得较多的实际资源,从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8. 冲销式干预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9. 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答案】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所谓可贸易商品是指套利活动能使其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易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 e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一价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金块主义者J. 威得利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反映了一种国际商品的套利条件。一价定律的成立基于自由贸易的严格假定,即商品与服务能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现实中自由贸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因此国际间就会产生商品套购,套购者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低价国购买,运到高价国出售,从中获取无风险套购利润。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绝对购买力学说的前提之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基本的绝对形式,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说是一价定律的翻版。

10.错误与遗漏账户

【答案】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

运用的是复式计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但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等原因,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人为设立一个抵消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错误和遗留账户就是这样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重要账户。(表示同一可贸易商

二、选择题

11.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会使其( )。

A. 货币疲软

B. 货币坚挺

C. 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