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运用辩证台定的基本观点,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辩证否定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理解上的。辩证的否定是指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似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即便各有继承。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辩证的台定是发展的环节,标志着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它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的态度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2. 试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阐述十七大报告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观点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对我们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①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矛盾的关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在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的结果。
②它是科学认识力一法和实践力一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各国具体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矛盾的普遍性; 各国的国情、环境、历史条件又不同,具体实践必然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结合,才能
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搞好革命和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理论基础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③它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所谓中国特色,即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只有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能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发展社会主义。
3. 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问题。
【答案】(1)我国的环境问题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
③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化等生态功能
④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等“=化”面积逐年增加。
⑤生物多样化受到严重破坏。
(2)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间题
①要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要反对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种错误态度。
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 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合乎生态规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马克思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看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因而人与自然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4. 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答案】(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十它的物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既然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那么,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去认识世界。所以,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5. 试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案】(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揭示了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①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与否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在一个社会中,生产力能以它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超过其他社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关系更为先进,主体能力得到更大提高。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原因如下: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而且它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6. 试论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关系。
【答案】(1)系统论与矛盾论是相互补充的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在系统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系统的存在不仅依赖于要素的存在,而且依赖于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正是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有机的统一体一一系统; 在系统与要素的矛盾运动中,由于要素之间的对抗和相互抵消,有时也会产生整体小于要素相加之和的情况,但一般说来,系统大于要素相加之和,而系统等于要素相加之和的情况,只有在纯机械的关系中才存在。
(2)矛盾论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从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时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中不难发现,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矛盾概念是对各种事物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逻辑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