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该法律中没有规定的是()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单位控制不出差、个人少外出。 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物等。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医疗废物应依法() 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强制隔离治疗。 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报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医疗机构发现了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察。 留急诊室观察。 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收住院进行医学观察。 转到其他医院。
医疗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间要求为() 1小时内。 2小时内。 4小时内。 6小时内。 8小时内。
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新增加的乙类传染病是() 艾滋病与钩端螺旋体病。 登革热与炭疽。 布氏杆菌病与梅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黑热病与流行性感冒。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