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869人文地理相关知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郊区化

【答案】郊区化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2. 城市金字塔

【答案】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再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化动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金字塔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方法,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进行分析。

3. 政治地理结构

【答案】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4. 民族

【答案】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5. 地理物象

【答案】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象)

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

,而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照相”

6. 第四产业

【答案】第四产业是指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卫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各行业为主体的IT 业。第四产业技术新,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形态、劳动形式均不同,主要反应人类的脑力劳动,生产无形的信息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7. 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8. 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9. 旅游业

【答案】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二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①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②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③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10.结构主义地理学

【答案】结构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地理研究过程中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 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在区位决策研究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资本、生产方式、劳动力等理论,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二、简答题

11.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答案】(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①独立关系

旅游和环境保护各自发展,互相没有接触和干扰,保持独立。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旅游大规模发展,环境将会产生深刻变化。

②冲突关系

当旅游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旅游与环境就发生冲突。

③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a. 形成原因

第一,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它们相联系的不良后果,刺激了人们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

第二,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资源的利用要强调其有效性,其原则是最大的利用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最小的环境退化。

第三,大多数旅游者主要行为是观光,观光极大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第四,环境保护在生态科学方面得到了重视。

第五,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已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

b. 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形式

第一,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第二,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第三,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第四,为了保持环境质量和保证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体验,旅游使采取行政的和规划的控制成为可能。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旅游与植物

a. 对鲜花、苗木和真菌的采集,会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

b. 有些森林火灾是由于旅游者用火不慎引起的。

c. 砍伐树木作烧柴和帐篷,毁坏了大量幼木。

d. 大量的垃圾堆放,导致土壤营养状态的改变,使生态系统受到损害。

e. 步行旅游者和汽车交通直接对植物产生影响,当利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

②旅游与水质量

a. 大量的未经适当处理的生活污水进人水环境,对饮水者的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危害。b. 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将加剧富营养化的过程。

c. 氧的供给和分布变化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影响。

③旅游与大气质量

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交通方式对大气产生污染。

④旅游与野生动物

a. 旅游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影响

第一,野生动物的捕食和繁衍规律被破坏;

第二,不加选择地狩猎和钓鱼使野生动物数量下降;

第三,禽肉动物与被食动物之间的关系被破坏。

b. 旅游对野生动物的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