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大学的校门后,成为一名教师。2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生机勃勃地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追求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志地甄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时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蜡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向我时,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岁。
我在师范大学时,不仅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阅读题干中该老师的成长经历片段,并结合自身感受回答: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下列表述对应的人物应是()。 ①他,头戴峨冠,身佩兰草,徜徉在泪罗江畔,为民生多艰“长太息”,当国家衰亡之时,仍以纵身一跃坚守着理想。 ②他,少年从戎,立志报国,跃马于大江南北,为收复中原而“挑灯看剑”,抒写理想抱负,以豪放词风闻名词坛。 ③他,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标志性人物,擅长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一曲《滚绣球》感动古今。 ④他,善于用十四行诗抒写人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天才,创造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脍炙人口。 ①屈原②陆游③马致远④莎士比亚。 ①宋玉②辛弃疾③马致远④巴尔扎克。 ①屈原②辛弃疾③关汉卿④莎士比亚。 ①宋玉②陆游③关汉卿④巴尔扎克。
根据相关规定,不具备专家资源、节目资金、制作能力等条件的电视台,不得盲目跟风制作电视养生节目。在不能制作电视养生节目的电视台中,有一些是市电视台。所有的上星卫视都可以制作电视养生节目。由此可以推出()。 有些制作电视养生节目的市电视台必须提高节目收视率。 上星卫视都具备制作电视养生节目的专家资源、节目资金、制作能力。 有些上星卫视需要提高自身制作能力。 所有不能制作电视养生节目的电视台都必须提高制作能力。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的核心要素包含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李清照、李白、苏轼、欧阳修。 白居易、曹植、辛弃疾、司马迁。 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欧阳修。 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