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塔里木大学090202蔬菜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加试)之生物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答案】表达载体是指为使插入的外源DNA 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克隆载体。
2. 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 (或GDP )磷酸化生成A TP (或GTP )的过程。
3. 两性离子。
【答案】两性离子是指同一分子上带有等量正负电荷时,分子所处的状态。
4. 活性肽(activepeptide )。
【答案】活性肽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各种特殊生物学功能的长短不同的多肽,如
肽为五肽,催产素,加压素和谷胱甘肽等。
5.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葡萄糖;同样葡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转变为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脑啡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6. 高脂蛋白血症。
【答案】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由于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混乱引起的疾病。血浆脂蛋白代谢
异常可包括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载脂蛋白或脂蛋白受体遗传缺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
7. 镰刀形细胞贫血病(sickle-cell anemia)。
【答案】病人的血红蛋白分子与正常人血红蛋白分子的主要差异在P 链上第6位氨基酸残基,正常人为谷氨酸,病人则为缴氨酸。缬氨酸侧链与谷氨酸侧链的性质和在蛋白质分子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导致病人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当红细胞脱氧时,这种镰刀状细胞明显增加。
8. 碱基互补规律。
【答案】碱基互补规律是碱基在配对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
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间进行。
和之
二、问答题
9. 在给出的pH 条件下,下列蛋白质在电场中的移动方向?
(1)人血清蛋白:pH=3.5(人血清蛋白的pl=4.64)
(2)血红蛋白:pH=7.07; pH=9.0(血红蛋白的pl=7.07)
(3)胸腺组蛋白:pH=11.5(胸腺组蛋白的pl=10.9)
【答案】(l )pH=5.5时向阳极移动;pH=3.5向负极移动。
(2)pH=7.07时不移动;pH=9.0向阳极移动。
(3)pH=11.5向阳极移动。
10.请指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答案】(1)血糖的来源有糖异生、食物糖的吸收和肝糖原分解。
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肌、肝糖原,合成脂肪,非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如核糖等物质。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①调节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②饥饿时是糖异生的重要器官。
11.简述双向电泳的原理及应用。
【答案】
双向电泳技术结合了等电聚焦技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进行分离)及
A 质最有效的一种电泳手段。通常第一维电泳是等电聚焦,在细管中(
性电解质、
其等电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然后将凝胶从管中取出,
用含有
白质充分结合。将处理过的凝胶条放在
焦凝胶中进入的缓冲液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根据蛋白质的大小进行分离)。这两项技术结合形成的双向电泳是分离分析蛋)中加入含有两
使与蛋的脲及非离子型去污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等电聚焦,变性的蛋白质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浓缩胶上,加入丙烯酰胺溶液或的蛋白质从等电聚熔化的琼脂糖溶液使其固定并与浓缩胶连接。在第二维电泳过程中,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在浓缩胶中被浓缩,在分离胶中依据其分子质量大小被分离。这样各个蛋白质根据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的不同而被分离、分布在二维图谱上。由于双向电泳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它可以直接从细胞提取液中检测某个蛋白质。
12.先用巯基乙醇处理胰岛素使其二硫键断开,再移除巯基乙醇让二硫键重新形成;如果A 、B 两条肽链可以经由一或两个二硫键连接,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答案】A 、B 两链分别有4个和2个通过一个二硫键将两链连接会有4×2=8种;形成两个二硫键连接则有4×3=12种,故总共有8+12=20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13.(1)一个酸向阳极移动?哪些氨基酸向阴极移动? 和的混合液在时进行纸电泳,指出哪些氨基
(2)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如Gly 和Leu 在纸电泳时常常稍能分开,解释其原因。
(3)假如有一个
【答案】(l )
是它们的部分羧基以
但彼此不能分开。
和的混合液,在的在6左右。在形式,而氨基几乎全部以的分别是7.6和10.8。在进行电泳,然后用茚三酮显色。时,这些氨酸基都带正电荷(也就,的形式存在)所以它们都向阴极移动,时,它们亦带正电荷,所以亦向阴
的是3.0,
在画出电泳后氨基酸的分布图。分别标明向阳极或阴极移动、停留在原点和分不开的氨基酸。 极移动。但由于它们带的正电荷多,所以能和其他向阴极移动的氨基酸分开。时,它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
(2)电泳时若氨基酸带有相同电荷则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移动得慢。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氨基酸,电荷与质量的比小,导致单位质量移动的力小,所以移动慢。
(3)见图, 在
的接近,虽然理论上时,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和
能和分开,但实际上彼此不易分离。
图
14.假如你从某一动物组织提取一份总RNA 样品,可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检测它的质量(完整性)、纯度和浓度?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EB 染色,观察RNA 的三条特征带是否都出现,以此判断样品RNA 的完整性。如果抽提过程中出现RNase 降解或机械损伤,那么RNA 三条带将不完整。可以根据EB 染色的深浅结合A26〇的吸光值综合判断浓度,因为EB 嵌入量和260nm 处的吸光值都与RNA 分子的多少成正比。RNA
制品的纯度通过
比值在
, 若比值偏低,则有可能被污染。 的比值来判断,RNA 纯制品的三、论述题
15.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即由
核苷酸的遗传信息经mRNA 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几种的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十分复杂,整个过程涉及到三种及一系列酶及辅助因子,估计有1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生物较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虽然更为复杂,但其机理却十分相似,它们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氨基酸的活化、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伸、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不同点有:
(1)真核生物:①翻译与转录不偶联,需加工修饰;半寿期约1~6小时较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