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08心理学专业基础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
【答案】深度知觉是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以视觉和触摸觉的联系为基础的。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2.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3. 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
【答案】晶态能力(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液态能力(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急加工和问题解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4. 元认知知识
【答案】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的组成成分,指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而的认识。一般储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以意识化或非意识化的方式对认知活动施以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 ②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 即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③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主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需要的认知方法的各方面的知识。
5.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6.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7.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8. 格式塔
,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
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二、单选题
9. 三原色理论浦、能解释( )现象。
A. 图形后效
B. 红绿色盲
C. 知觉组织
D. A和B
【答案】B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解析】三色说认为人眼有三种感受器(红、绿、蓝)
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这种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盲。按三色理论,红绿色盲的患者没有红、绿经验,而黄色是由红、绿混合产生的,缺乏感红和感绿装置的病人,不应该具有黄色的经验,这和病人的实际色觉经验是不符。
10.在完成自由命题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 )。
A. 经验性智力
B. 成分性智力
C. 情境性智力
D. 实践性智力
【答案】B
【解析】成分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部的心理关系,表
现在个体的元认知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的认知活动之中,是个体对客体事物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题干中描述的是个体对自己智力活动的监控及计划作用属于成分性智力中的元认知成分。
11.能够处理某一行为出现的理论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差异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
A.t 检验
B.z 检验
C.Xz 检验
D.F 检验
【答案】C
Xz 检验中的配合度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察次数分布与某理论次数是【解析】
否有差别。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 )
A.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B. 怎样读好一本书
C.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
D. 怎样教育子女成才
【答案】C
【解析】界定清晰的间题是指初始状态、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 是(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
13.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答案】C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灼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14.关于生育顺序对于人格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下述那一位理论家的理论? ( )
A.Sigmund Frend
B.Carl Jung
C.Alfred Adler
D.Anna Freu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