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题库>临床免疫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A . 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B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C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D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
E . 以上都不对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2岁,因被小汽车撞伤1小时送至医院。体查:神志清楚,BP90/60mmHg,左小腿畸形,小腿外侧有一约4cm开放性伤口,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下列哪些情况下,不可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A.无骨擦音及畸形。 无畸形及反常活动。 无骨擦音及反常活动。 无骨擦音,畸形及反常活动。 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 患者可以步行来诊。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 类风湿性关节炎。 Reiter综合征。 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间接固位体主要增加可摘局部义齿的() 固位力。 稳定性。 支持力。 坚固性。 咀嚼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腹痛。 腹泻。 黄疸。 腹水。 肝脏肿大。 对膀胱进行MRI检查时,一侧膀胱壁出现一条高信号,另一侧出现低信号,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原因() 膀胱壁增厚。 膀胱肿瘤。 化学位移伪影。 卷褶伪影。 金属异物伪影。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