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理工大学国际贸易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对外开放
【答案】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2. 最优关税率
【答案】最优关税率是指能使得本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选择的原则,税率上的任何微小变动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不能超过与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最优点上两者正好相等。
3. 克鲁格曼模型
【答案】克鲁格曼模型又称PP-ZZ 模型,是指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78年所写的《规模经济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的旨在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分析当代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克鲁格曼模型中有两个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假设:①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劳动是惟一投入,但成本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即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増加而递减。②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即同行业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质但有一定替代性。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结论有两点:①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福利。
4. 过渡性的年度审议
【答案】过渡性的年度审议是指WT0就中国是否履行了入世承诺而进行的年度审议。对于WT0和外国政府企业来说,WT0对中国的第一次过渡性的年首先关心的是中国有没有履行承诺。
度审议从2002年9月17日开始,由WT0的16个委员会就各自领域对中国履行承诺情况进行审议。历时两个多月,于2002年12月10日完成。审议就透明度、稳定性和开放措施执行效率(如配额发放不够及时)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5. 诸边协定
【答案】诸边协议是的法律文件的第三个种类。它包括《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第一类是多边总协议,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二类是具体部门协议,包括货物贸易中的《农业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
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中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信协议》、《自然人流动协议》等。
6.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7. 放大效应
【答案】
放大效应是指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不仅指出了国际贸易对本国各种要素收益的可能影响,而且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大小。他们指出,通过关税保护,美国相对稀缺资源(劳动)收益(工资)的提高幅度会超过进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使得实际工资上升。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则进一步研究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把这一结果称为放大效应。
8.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由于控制某种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而人为地将商品价格提高到生产价格以上,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自由竞争的结果,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个别采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家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超额利润。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大多数资本家都普遍采用最新技术时,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
二、思考题
9. 关税总协定通过八轮谈判成功地降低了各成员国货物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什么还要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1)关税总协定成功地降低了各成员国货物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仍然要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①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经济中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问题日渐突出,需要协调的方面越来越多;
②全球竞争愈加激烈,各种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不断出现,《关税总协定》原有的协调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因此,从《关税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2)事实上,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正是体现这些需要:
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大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
10.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答案】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不论是早期的重商主义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观点,都强调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是一个“零和游戏”。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就两个国家而言,一国持续顺差,一国持续逆差,则货币流全部流回顺差国;显然逆差国也有同样的观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然而,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1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案】(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②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③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2)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贸易量迅猛增长。
②贸易依存度加大。
③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12.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 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3)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这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