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TM 空间拟合
【答案】DTM 空间拟合是在一个由x 、y 坐标平面构成的二维空间中,由已知若干离散点的高程,找出地面特征的整体变化规律。如对于规则格网DTM 来说,由于原始采样的数据点呈离散分布形式,或是数据点虽按格网排列,但格式的密度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就需要以数据点为基础进行拟合运算。
2. 正射影像
【答案】正射影像是指将中心投影的像片,经过纠正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误差和传感器等误差产生的像点位移的影像。
3. 空间数据库
【答案】空间数据库是某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4. 属性精度
【答案】属性精度指所获取的属性值(编码值)与其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5. 栅格数据
【答案】栅格数据是按格网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颜色的阵列数据。栅格数据的每个元素可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或大小)和实体的特性。
6.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
就是因特网。
7. Metadata
【答案】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第 2 页,共 38 页 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目前全球被广泛采用的信息基础设施
8. 计算机网络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从广义上讲,利用磁盘在两台微机之间拷贝数据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它的更加具体的定义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通过数据通讯线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而组成的系统”,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
二、简答题
9. GIS 的基本类型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
(1)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以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为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2)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GIS 工具软件包,如ARCINFO 等,具有空间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和输出等GIS 基本功能。
10.纸张上的地图如何进入计算机系统?
【答案】图形数据的输入实际上就是图形的数字化过程。一般有两种方法:
(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输入
①手扶跟踪数字化的概念
手扶跟踪数字化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将已有地图数字化的手段,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可以输入点地物、线地物以及多边形边界的坐标,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即点方式和流方式,流方式又分为距离流方式和时间流方式。
②数字化过程
把待数字化的图件固定在图形输入板上,首先用鼠标器输入图幅范围和至少四个控制点的坐标,随后即可输入图幅内各点、曲线的坐标。
通过数字化仪采集数据量小,数据处理的软件也比较完备,但由于数字化的速度比较慢,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数字化的精度与作业员的操作有很大关系,所以,目前很多单位在大批量数字化时,己不再采用它。
(2)扫描仪输入
①扫描仪分类
扫描仪直接把图形(如地形图)和图像(如遥感影像、照片)扫描输入到计算机中,以象素信息进行存储表示的设备。按其所支持的颜色分类,可分为单色扫描仪和彩色扫描仪;按所采用的固态器件又分为电荷耦合器件(CCD )扫描仪、MOS 电路扫描仪、紧贴型扫描仪等;按扫描宽度和操作方式分为大型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和手动式扫描仪。
②扫描过程
扫描时,必须先进行扫描参数的设置,包括:
第 3 页,共 38 页
a. 扫描模式的设置
(分二值、灰度、百万种彩色),对地形图的扫描一般采用二值扫描,或灰度扫描。对彩色航片或卫片采用百万种彩色扫描,对黑白航片或卫片采用灰度扫描。
b. 扫描分辨率的设置
根据扫描要求,对地形图的扫描一般采用300dpi 或更高的分辨率。针对一些特殊的需要,还可以调整亮度、对比度、色调、GAMMA 曲线等。
c. 设定扫描范围
扫描参数设置完后,即可通过扫描获得某个地区的栅格数据。
通过扫描获得的是栅格数据,数据量比较大。如一张地形图采用300dpi 灰度扫描其数据量就有20兆左右。除此之外,扫描获得的数据还存在着噪声和中间色调像元的处理问题。噪声是指不属于地图内容的斑点污渍和其它模糊不清的东西形成的像元灰度值。噪音范围很广,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加以完全消除,有的软件能去除一些小的脏点,但有些地图内容如小数点等和小的脏点很难区分。对于中间色调像元,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选用一些软件如Photoshop 等来处理。一般对获得的栅格数据还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如图像纠正、矢量化等。
扫描输入因其输入速度快、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操作简单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再加之计算机运算速度、存储容量的提高和矢量化软件的踊跃出现,使得扫描输入已成为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
11.什么叫空间缓冲区分析?举例说明空间缓冲区分析的分析步骤。
【答案】(1)空间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空间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2)缓冲区分析的步骤
①计算主体的综合规模标准化指数;
②计算主体对邻近对象的的最大影响距离;
③确定主体对邻近对象的实际影响度(Fi )与邻近对象离主体的实际距离(di )的关系分析模型,从而从实际距离计算实际影响度,或从实际影响度反推实际距离。
12.游程码、四叉树码的编码方法。
【答案】(1)游程码的编码方法
游程编码结构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即游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2)四叉树码的编码方法
四叉树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n 次,每次分割成
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第 4 页,共 38 页 个子象限,直到子象限中的属性数值都相同为止,该子象限就不再分割。凡属性值都相同的子象限,不论大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