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海洋学院农业科技组织服务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学位]之农村社会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扶贫工作为什么要变输血型为造血型?

【答案】(1)输血型的扶贫工作主要是指救济型扶贫战略,它是一种运用补贴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的冲击而缺乏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进行救助的扶贫方式。

造血型的扶贫工作主要是指开发型扶贫战略,它是一种以鼓励贫困者自力更生、奋斗致富为宗旨,帮助贫困者了解市场信息,学习科技技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扶贫方式。

(2)扶贫工作之所以要变输血型为造血型,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救济型战略满足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二是开发型扶贫战略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说:

①扶贫的本质是追求社会公平,而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正是改革调整的关键。改革开放后,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号召的提出,发展效率取代社会公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此时农村扶贫工作仍以救济型扶贫为主。在倡导效率的社会,不靠自身努力而仅靠救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并且此时的救济形势已经由以单纯的无偿救济为主转向部分地实行有偿救济,随着我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扶贫的战略目标,开始在救济型扶贫以外寻求更主动的扶贫方式,救济型扶贫战略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造血型的扶贫战略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主要针对的是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无法脱贫的贫困者,中心就是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自我发展的条件,并以此作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基础。它能够帮助贫困者获得摆脱贫困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更符合整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

2. 农村民间信仰有哪些特征?

【答案】我国的民间信仰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功利性和世俗性

中国普通民众对复杂深奥的宗教思想往往缺乏探究的动力,他们更关心的是,各种神明对他们现实生活的福祉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一定的宗教活动来不断保有这种福祉。

(2)多神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间信仰是一种多神信仰。民间信仰中的神明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宗教系统。多神性的特征导致中国的民间信仰并非一个体系完备的统一的信仰体系,相反是一个诸神混杂的信仰体系,这种多神信仰使得我国民间信仰表现出庞杂但包容的基本形态。

(3)蒙昧性和神秘主义

在科学发展不成熟的古代社会,人们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中许多变幻莫测的现象感到困

惑和不解,不能给予理性的科学解释,因而容易采取神秘主义的态度来解释未知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4)地方性和统一性

①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只属于自己本地区的地方神,例如各地供奉土地爷、城隍庙,都各不相同,各自的供奉活动和仪式也不尽相同。

②由于中国从很早开始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和文化格局,因此中国民间信仰也表现出整体的统一性。

3. 什么是农村?农村社区有什么特征?

【答案】(1)农村的含义

①农村的概念

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人类需要定居生活之后产生的。

②农村的特点

与城市相比,农村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a. 自然生态方面,农村地域广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依存性强;

b. 人文生态方面,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但在相对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中是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c. 谋生职业方面,以广义的农业为基本职业;

d. 动态方面,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长期变迁缓慢。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而加速。

(2)农村社区的特征

农村社区一般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区别,有五方面的特征:

①人口密度稀疏,同质性强;

②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

③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简明;

④家庭起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邻里关系密切;

⑤风俗习惯成训,民间宗教意识较深厚。

4. 结合实际,谈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答案】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重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负担己得到明显减轻。但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负担仍然比较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农民负担的内容已由“税”转化为乡村组织运转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农村公益事业维持费。当前我国农民负担己不再是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农业附加税等内容,而是乡

村组织运转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农村公益事业维持费。这些是涉及农村公共利益所需费用,但是也为乡村干部以新农村建设为名,以农村公共利益为名,加重农民负担找到了借口。

(2)农民负担的形式主要从“征收”转变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当前农民负担的形式不再是征收的方式,而是采用“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力式。

(3)乡村债务负担严重,农民负担面临强大的反弹压力。

乡村负债严重,不仅旧债无力偿还,而且新债务还在不断地増加,这些不但攀升的乡村债务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负担。

(4)“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近年来,普遍存在着不经过审批手续而向农民强加费用的“三乱”现象(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且屡禁不止,这些都是压在农民身上的大山。

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现阶段农民负担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其表现包括:

①农民负担的增幅超过了农民纯收入的増幅,且居高不下。

②农民的合理负担分配不均:

a.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因为这些地区农业省份相对集中,第二、三产业部门不发达,地方政府常以加大对农民的提留和统筹来调节社区经济收入分配。

b. 从事不同产业的农民发展不平衡,低收入阶层农民负担较重,尤其是负担按田亩计算时,这种差异更明显。

5. 怎样评价晏阳初和梁漱溟所进行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答案】晏阳初主导的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是定县乡村建设的重要构成,取得了其突出的业绩,包括疾病的预防、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和保健制度的创建三个方面。

(1)对晏阳初定县农村卫生教育实验的评价:

①卫生教育实验内容丰富,并且针对性强,提倡针对农民的愚、穷、弱、私开展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②提倡的平民教育观符合社会潮流,主张给予每个人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③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很好的促进了教育卫生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于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有利于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④为之后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主导的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并且重视妇婴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农村预防免疫工作。

(2)对梁漱溟邹平县的评价:

①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为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系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农村卫生教育实验以农民健康为本,深入民间进行的农民卫生教育实验为其后的农村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