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莱茵报》

【答案】《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该报由马克思主编,恩格斯等为编辑。《新莱茵报》十分重视新闻的时效性,遇到重大消息就以传单形式出号外,有时一天出两次报纸。每期报纸和附刊的末尾还辟有《最新消息》栏,简告开印前收到的最新消息。报纸发行方式大部分为订阅,也有一些零售。《新莱茵报》是适应德国革命的需要创办的。它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所规定的革命纲领和路线: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该报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同盟”的机关报。

2. 利尔本

【答案】利尔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他曾因将在尼德兰出版的清教徒小册子偷偷运到英国,被“星法院”判处终身监禁。1640年,在革命风暴中,利尔本被释出狱。内战中,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平均派领袖。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主张颁布成文宪法,限制权力,建立分权制度,实现出版自由。

3. 新闻框架

【答案】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新闻框架”(newsframe )的学术概念。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4. 德拉吉报道(TheDrudgeReport )

【答案】德拉吉报道(TheDrudgeReport )是指美国个体新闻T 作者麦特·德拉吉独自创办经营的邮件列表。1998年1月,德拉吉通过《德拉吉报道》抢先在传统平面媒体之前,向几万订户发送了有关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丑闻的报道,无意中掀起了美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纠卜闻报道狂潮”,一时民意汹涌,舆论兴奋,由此推动的漫长诉讼几乎将美国总统逼到了悬崖边缘。这次事件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政治表达的典型案例。

5. 谷登堡

【答案】古登堡是德国美因茨的工匠,早年从事过雕版印刷工作,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用铜模铸出了以铅、锡、锵合金为材料的活字,并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版印刷工艺。他还制成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版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随后他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等重要书籍。古登堡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和文字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6.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一种模式,指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企业数量很多,每个企业的产量只占较小的市场份额,一个企业的行为小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这种市场结构下强调的是产品的差异性,成熟的媒介市场必然是一个垄断竟争的市场。

7. 德意志通讯社

【答案】德意志通讯社(AND ,简称德通社)是原民主德国惟一的国家通讯社,1946年10月10日根据各报刊和广播电台的倡议建立,总部设在柏林。成立之初,德通社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企业,1952年,政府将它收归国有,成为国家通讯社,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比较权威的新闻发布机关。两德统一之后,德通社改为自筹资金的独立股份公司,影响力骤减。

8. “105人事件”

【答案】"105人事件”是由日本当局制造的一起在朝鲜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事件。日本当局大肆逮捕、囚禁包括新闻界人士在内的爱国人士。他们借口驻朝鲜的日本总督寺内正毅准备参加1911年12月28日鸭绿江铁路大桥竣工仪式时,发现沿途有企图暗杀他的人,因此在朝鲜国内搜捕了七百多名爱国志士,最后判处105人半年到10年徒刑,包括曾在《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任负责工作的尹致昊、梁起铎、安泰国、林蛋正等人。

二、简答题

9. 简述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

【答案】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其具体表现在:(1)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上80%的国际新闻的传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向世界发布的新闻中,很少报道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报道焦点是政变、灾祸、动乱、饥荒、犯罪和暴力等阴暗面。

(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拥有国内通讯社,他们在国内有记者网,其中有一些通讯社各自或联合在国外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记者,以采集或发布新闻。有的则向世界性通讯社预订,或

签订交换协定,接收国外新闻和提供国内新闻。

(3)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没有力量各自建立起强大的通讯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一项计划,支持它们建立区域性通讯社。现己有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泛非通讯社、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讯社、加勒比通讯社、拉美特稿社等。

10.埃及的“三大日报”指的是什么? 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案】埃及的报刊在阿拉伯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有各种报刊二百多家,主要用阿拉伯文出版,也有少数用英文、法文出版。现今的三大日报是《金字塔报》、《消息报》和《共和国报》。

(1)《金字塔报》

《金字塔报》是非洲第一大报,其宗旨是:“积极发表政见,及时报道商情,摆脱宗教束缚,传播现代科学文化”。该报是第一家不受政府资助的报纸,采用商业化经营方式,模仿英美大报,刊登大事记、大量刊登广告等。

20世纪50年代初,该报为“七月革命”进行了积极的舆论宣传。但此后的几年远离现实,成为“一张死气沉沉的报纸”。1956年至1974年,著名记者海卡尔任总编辑,特别注重报纸的头版,强调“客观”报道新闻,避免“耸人听闻”和“煽情性报道”的做法,提高标题质量等,使报纸质量提升,吸引了大批读者。

(2)《消息报》

《消息报》是埃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43年由孪生兄弟穆斯塔法·阿明和阿里·阿明在开罗创办的阿文日报。最初接受国王资助,之后得到美国的津贴。该报模仿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经常刊登耸人听闻的消息和黄色新闻。1960年收归国有,仍是一张面向市民的大众化报纸,内容广泛,发行量高达百万份。

(3)《共和国报》

1953年由英国东方出版公司在开罗创办的阿文日报。1961年改组为社会主义联盟机关报。该报反映政府观点,前总统萨达特任总编,由解放出版社在开罗出版。

11.简述俄罗斯19世纪进步报刊的发展状况。[华中师大2010年研]

【答案】19世纪中叶之前,俄国的报刊发展极为缓慢,除了尚不完善的官报系统外,面向社会的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官方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报刊。俄国有文化的人极少,读者只限于官员的圈子和文化人集中的大学,因而形成俄国早期大学办报刊的传统。

(1)1756年,莫斯科大学模仿《新闻报》创办了《莫斯科新闻》。这是一家小型报纸,1859年成为日报。该报受沙皇政府的控制相对间接些,传播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新思想; 由于不同主编的倾向影响,在不同时期或有民主自由的倾向或有反动的黑帮派倾向。

(2)1825年,俄国出现向西方学习、主张改革的青年贵族自由派“十二月党人”,他们出版了俄国最早的一批反对派政治刊物,其代表是雷列耶夫主编的《北极星》。

(3)鉴于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俄国的反对派的报刊,或者只能秘密出版,或者不得不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