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A. 经验一分析范式
B. 社会批判范式
C. 诠释一理解范式
D. 复杂思想范式
【答案】D
【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客观世界变得复杂,使思维主体本身要具备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复杂性思想)去面对世界自身的复杂。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正是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思想范式。
2. 同其他文献相比,二次文献具有( )。
A. 原始性
B. 客观报导性
C. 主观综合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具有客观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 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
A. 实验报告
B. 学术专著
C. 观察报告
D. 调查报告
【答案】A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通过闭读实验报告,使人们对该
实验有全面系统了解,为他们评判、接受或应用这一实验研究成果提供依据。因此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4. 下面有关系统随机取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又叫等距抽样、
B. 在研究系统中采取随机取样
C. 又叫机械抽样
D. 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小一些
【答案】B
【解析】系统随机取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小一些。
5. 参考性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具有( )。
A. 原始性
B. 主观综合性
C. 客观报导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参考性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更加全面,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有主观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6. 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 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答案】A
【解析】为了实现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必须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是从以下两条线索发展起来的。一条线索是受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影响,另一条线索是,教育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并发展形成为当今教育实验的两种基本范型。
7. 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
A. 前言部分
B. 正文部分
C. 结论和建议部分
D. 附录部分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教育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结构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大体上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五部分组成。其中,附录的内容包括用于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调查表(或问卷),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研究记录等。
8.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
A.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 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 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答案】C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其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9. 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
A. 达•芬奇
B. 罗吉尔•培根
C. 伽利略
D. 弗兰西斯•培根
【答案】B
【解析】伽利略(Galileo.Galilei ; 1564~1642)第一个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方法,弗•培根(Bacon , Francis1561~1626)制定了实验方法论原则而被誉为“实验科学始祖”。
10.下面关于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种是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进行划分。
A. 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C. 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调查的测验方法,总结经验法
D. 学校调查、社会调查及公意调查的一般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的宿因调查研究:儿童发展研究、趋势研究的发展调查研究。
【答案】B
【解析】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