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820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或真实比率(Real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一流动资产令流动负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 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
2. 绩效评估
【答案】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用过去制定的标准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进行比较并及时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①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②为组织发展提供犷重要的支持; ③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④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⑤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3. 自我管理团队
【答案】(1)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定义
自我管理型团队又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2)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①目标性; ②技能性; ③依赖性; ④自我管理性; ⑤自我学习性; ⑥自我领导性; ⑦自我负责性:⑧良好的沟通性。
4. 周边绩效
【答案】周边绩效是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的一种绩效。这种绩效行为虽然对于组织技术核心的维护和服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更广泛的企业运转环境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来看,这种绩效行为非常重要。周边绩效包括人际因素和意志动机因素,如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坦然面对逆境、主动加班工作等。和周边绩效有关的行为包括:主动执行小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
在工作时表现出超常的工作热情; 工作时帮助别人并与别人合作下作:坚持严格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
二、简答题
5. 指出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案】根据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不同,组织可分为锥型式和扁平式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别表现为:
(1)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点①由于需要由每个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因此可以对下属直接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指导,促进下属管理素质与能力的改进,而且接受到的信息相对明确,识别、处理以及利用有限信息的质量也比较高。
②锥型的组织结构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每个层次上的每个机构和岗位之间分工精细、权责明确。
③主管与下属沟通方便,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2)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
①反映基层活动情况的相关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层次才能传递到组织的高层,经过的中间环节多,传递的速度慢,传递的过程可能会因某些层级的过滤、加工而失真。
②由于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虽可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的指导,但也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安排过细、指挥过多、控制过死,遏制了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
③锥型式的组织结构增加了过多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费用的提高。
6. 什么是企业文化? 其功能是什么?
【答案】(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2)企业文化的功能
①行为导向功能
制度结构通过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决定了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层级结构主要借助运用行政权力的指挥和控制直接规范个体在参与企业活动中的选择,企业文化则通过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形成引导企业成员选择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方向。根据西蒙的观点,人的决策受到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的影响。前者与决策所须依循的价值准则以及行动所需达到的目标有关,后者则与决策制定以及实施时的活动环境有关。企业文化正是通过影响个人决策的价值前提来发挥作用的。
②行为激励功能
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动机则是由需要决定的。人们不仅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需要,而且在特定时点也通常会感觉到不同需要的存在,不过这些需要和要求得到
满足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需要和要求得到满足的迫切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需要在不同或相同时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和要求得到满足程度的迫切性不仅取决于需要的客观性,而且受到周围环境对特定需要应否满足或应被满足程度的认识和态度的影响。企业文化正是通过树立某种价值观或创造一定的氛围,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对不同需要和要求得到满足的迫切程度来影响或引导员工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的。
③行为协调功能
企业活动目标的达成需要整合不同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不同努力。层级结构通过指挥和命令直接安排员工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对这些成员的具体行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员工行为之间以及员工行为与企业计划与目标要求的相互一致性,企业文化则借助同一价值观和同一系列行为准则的影响来使员工在不同时空的行为趋向相互协调。
7. 如何理解公平理论中的“反向歧视”原则?
【答案】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60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获得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的结果之后,不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关心报酬的相对量。对公平理论中“反向歧视”原则的理解内容如下:
(1)反向歧视原则是指在承认社会个体之间因自然享赋、历史发展存在差别的基础上,对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在组织中来说就是对组织中某些弱势群体,给与更多的照顾。
(2)反向歧视其实质是一种公平,不拘泥于形式的公平,是一种社会利益的体现。但是严格按照上述亚当斯公平理论中的公平公式来看,反向歧视又是对强势群体的一种不公平。反向歧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任何社会和任何组织里都存在。管理者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反向歧视对弱势群体进行照顾,同时又要掌握好尺度,不要让强势群体有强烈的不公平的感觉,在组织中创造一种和谐公平的环境。
8. 请详细说明存在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间,直线与参谋间以及委员会内部间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怎样避免这些冲突?
【答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织织间,直线与参谋间以及委员会内部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及避免方法的内容如下: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
①原因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成员是交叉混合的,而且由于人们心理上存在的感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冲突。
②避免冲突的方法
在冲突的避免上,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客观性,积极引导非正式组织的
积极贡献,使其目标与正式组织目标相一致.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规范非正式组织的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