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沙河高教园区服务昌平区域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学社会责任,高教园区,区域发展,科技教育发展

  摘要



高教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运作模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运作模式相比较,其特点在于,第一,在特定的区域以大学集群的形式出现;第二,以区域提供土地、资金、基础生活设施、市政交通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为必要条件;第三,不同领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一地。基于以上特点,高教园区内高校如何从大学社会责任理念出发,整合与发挥各自科技与智力资源优势,为区域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受到关注与重视。但是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研究理论层面的成果比较多,而从实践层面进行的探讨研究还非常鲜见。

沙河高教园区作为昌平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等教育为中心,融学习、工作、生活、居住为一体,本着“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统一规划,多元投资,高校主体,资源共享”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进行园区建设。从2000年筹建之初至今,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六所部委院校确定入驻沙河高教园区,其中前三所已顺利入驻园区。

本文基于大学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从服务需求方和服务提供方两条主线出发进行沙河高教园区与昌平区域发展间关系的研究,聚焦昌平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以北航服务昌平南口学校为具体案列,根据访谈与调查问卷所获得第一手资料与数据,分析了作为服务需求方昌平区科技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以及作为服务提供方的沙河高教园区高校服务昌平科技教育发展的所具备的可能性、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与建议。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社会责任、高校与区域发展间关系、高教园区及大学城与区域发展间关系的研究综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阐释了大学社会责任、高教园区、大学城等关键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高教园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作为本文的主要理论支撑;

第三章,通过政策分析,了解昌平区科技与教育发展的目标及策略,通过实证调查梳理科技产业发展和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求,为高教园区内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对象与目标;

第四章,通过资料整理分析,着重考察与梳理沙河高教园区内六所高校的资源优势、服务昌平区域的实践现状及问题;

第五章,以昌平南口学校科技教育推进的实践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具体考察、分析沙河高教园区内高校,特别是北航在根据地方中小学教育需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行社会服务时面临的障碍及原因,希望从操作层面促进高校在为区域中小学教育发展方面发挥自身社会责任;

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政府、园区高校及昌平区方面提出了促进沙河高教园区更好地服务昌平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资料分析与实证研究,目前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存在着认识不全面、组织制度不健全及实践上不到位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尝试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制度保障、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合作方式等方面改善现状。而且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是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前提,除了高校在认识和实践上付出巨大努力外,也需要昌平区在条件、环境的提供与整序上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