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21物理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兰缪尔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 )。

A. 气体处于低压下

B.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D. 吸附是放热的

【答案】C

【解析】兰缪尔吸附理论是基于“固体比哦啊面各院子力场不饱和,可吸附气体或溶质分子,当固体表面上吸附了一层分子后,这里力场就饱和了”这种假定提出的,因此适用与单分子层的情况。

2. 向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可以:( )。

A. 降低热力学电势

B. 减小扩散层厚度

C. 减小紧密层厚度

D. 减少胶团荷电量

【答案】B

【解析】处在溶液中的带电固体表面,由于静电吸引力的作用,必然要吸引等量的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 层。电解质的加入会改变存在于溶液中的离子状态。

3. 对于电动电势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电势表示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势 B.

C. 电势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势 电势的值易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电势以零为极限 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叠合时,

【答案】B

【解析】处于溶液中的带电固体,当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边界处与液体内部的电势差 电解质的加入会改变扩散双电层的结构和厚度,从而改变电动电势为电动电势

4. 在真空容器中放置3支半径不等的洁净玻璃毛细管,半径大小次序为

内通入水气,则在毛细管内发现有水凝聚出来的次序为( )

A.1,2,3

第 2 页,共 36 页 逐步向容器

B.2,1,3

C.3,1,2

D.3,2,1

【答案】D

【解析】毛细管的半径越小,管内弯月面的曲率半径也越小,液而上的附加压力越大,凹弯月面上的蒸气压越低,水气最早发生凝聚。

5. 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A. 降低

B. 增大

C. 恒定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吸热则T 升高,则增加,p 增大。

6. 在一定温度和体积的条件下,下列气体都可以看做是理想气体,其中摩尔平动熵最小的气体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Sackur-Tetrode 公式计算理想气体摩尔平动熵:

可见,在相同的条件下,决定平动熵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质量。

所以摩尔平动熵也最小。

7. 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

B. 漂白粉

C. 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

D. 墨汁

【答案】C

【解析】A 项,含有斜方硫和单斜硫两相;B 项,漂白粉是由氯气与氢氧化钙(消石灰)反应制得的含多种化合物的复合体,为多相;C 项,只含有单斜硫相;D 项,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为多相。

第 3 页,共 36 页 的摩尔质量最小,

8.

的分解反应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D. 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答案】A 在473K 达到平衡时分解,则此反应是( )。 有分解;在573K 达到平衡时,有

【解析】由题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是增大的,根据

式可知

9. 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于( )。

A. 电解质为离子晶体和非离子晶体

B. 全解离和非全解离

C. 溶剂为水和非水

D. 离子间作用强和弱

【答案】B

【解析】A 项,弱电解质也可以是离子晶体和非离子晶体;C 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溶剂类型一样;D 项,离子间作用强不一定是电解质。

10. 为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降低成本,最好不用下面那种水来搅拌用于饶注钢筋的混凝土( )。

A. 河水

B. 超纯水

C. 海水

D. 去离子水

【答案】C

【解析】钢筋混泥土中主要是铁,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与铁形成原电池,而腐蚀钢筋。

11.若需研究电解质对某一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测定:( )。

A. 电泳速度

B. 电渗速度

C. 电解质的聚沉

D. 沉降速度

【答案】C

【解析】电解质对溶胶的影响主要是改变扩散层的厚度,也即斥力势能的大小,从而改变胶体的稳定性。

第 4 页,共 36 页